之前太忙了一直没来得及写这个,现在已经30了,还好身边的朋友都被喊上车了 市场上关于储备上市公司的分析已经够多了,我这里只说最关键的几个结论 所有储备公司的业务极其简单就是募资买币,所以分析起来只用关注两个指标:NAV溢价 (市值/储备币的价值),以及机构投资人的成本 1. 为什么这些公司的NAV有溢价?换个问法,为啥有人不直接去买币要高价去买币股? - 投机炒作,现在Crypto是美股最热门的题材 - 机构投资者选择有限,很多机构由于规定没办法买币,甚至 BTC/ETH ETF 都买不了,例如共同基金,州养老基金,外国机构,但也想有 Crypto 的敞口 - 对公司未来币持有量的正向预期,结构类似没有抛售预期的单向封闭式基金,可以币股联动左右脚上天;如果管理层在财务上足够精明,可以利用以低利率筹集大量资金让正向飞轮转起来 2. 那么溢价多少合理?长期来看 Strategy 在 1.5x-3x,新的公司早期很夸张能到20x,一段时间后能稳在 3-5x;小公司比大公司有更高的增长预期,能赋予更大的倍数 3. 现在这些此起彼伏的Strategy copycat还没有到现在微策略各种花里胡哨的融资工具的阶段,初始买币的钱/成本都是来自于私募投资人,而私募投资人是谁,成本是多少,SEC官网上都是透明的,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都要登记 4. 所以行为准则是:找新、有资本运作能力 (能融大钱,且持续融)、对标的币种能hold (操盘人本身的币的仓位已经很重,或者是拉了一帮利益相关者上车) 的公司,在合适价位 (对比机构投资人成本/NAV倍数),买入等反弹 SBET就是完美的例子,Consensys 拉了一帮子在以太坊上发家致富的基金,操盘能力融资能力强,机构成本 6.25;价格跌到9,NAV溢价跌到1.5,这时候无脑干就是了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几天前的 Upexi,GSR 拉了一帮买了FTX Solana债券的基金,操盘能力融资能力强,机构成本2.28;价格最低跌到2.5,NAV溢价跌到1.1,这时候无脑干就是了 下一个是谁,按按计算器就得了,IQ 50 的胜利
10块的SBET不买还是E卫兵吗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