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看世界|從利率到幣價:美債如何影響比特幣的命脈?

CC看世界|從利率到幣價:美債如何影響比特幣的命脈?

2025年上半年,美國國債市場經歷劇烈震盪。信用評級下調、拍賣遇冷、財政赤字創新高……這些事件不僅重塑全球資產配置格局,也讓美債與比特幣的關係成為加密市場新焦點。比特幣,曾經的投機資產,如今越來越多被看作數字黃金。但這種屬性是否成立,核心要看它能否在全球流動性緊張時,展現出穩定與避險功能。而美債,作為流動性之錨,其走勢與利率政策對比特幣的影響正變得前所未有地顯著。

本期CC看世界,將帶領讀者一起回顧近期美債的重要事件及其影響,並與投資者共同探討未來美債與比特幣價格走勢的可能性。

什麼是美債

美國國債是聯邦政府為彌補財政赤字發行的債務工具,具有全球最安全資產之稱。由於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美債天然擁有廣泛的國際買家,收益率則常作為全球資產定價的重要參考。國債收益率的變化,往往反映市場對通脹、利率政策、政府信用等宏觀因素的預期。作為無風險利率的基礎,美債的變化會通過多個渠道影響資本成本、資產定價乃至全球資金流向。

什麼是“健康的美債“?

從收益率水平看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通常被視為全球無風險利率的錨,合理的收益率水平應反映經濟增長與通脹之間的平衡。一般而言,2.5%3.5%被視為較為健康的區間:這一水平既足以提供對未來通脹的補償,也不至於擡高融資成本,壓制投資與消費。當收益率過低(如<2%)時,往往意味著市場預期經濟低迷或存在系統性風險;而當收益率持續高於4.5%,則通常代表通脹壓力大或財政信用受質疑,可能引發全球資本市場震盪。因此,維持中性偏上的利率水平,有助於穩定全球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信心。

從收益率曲線看收益率曲線的形態(即短期與長期利率的關係)更能揭示市場對未來經濟週期的預期。正常情況下,長期利率高於短期利率,反映未來經濟增長和通脹溫和向上,是一種健康曲線;而當短期利率高於長期利率時,即曲線倒掛,通常被視為經濟衰退的前兆。過去幾十年,每一次曲線倒掛後都伴隨經濟放緩或衰退。當前若10年期利率處於健康區間,但曲線依舊倒掛,則說明市場對短期政策緊縮存憂、對長期增長缺乏信心。因此,評估美債健康與否,不僅要看利率高低,更要關注其結構邏輯是否合理。

2025年美債的核心變化有哪些?

1. 債務上限與財政赤字2025年初,美國政府重新設定債務上限至36.1萬億美元,並於5月通過 “大美麗法案” 再次提高。雖然避免了違約風險,但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引發投資者對債務可持續性的廣泛質疑。

2. 信用評級下調:穆迪於516日首次將美國主權評級從 Aaa 下調至 Aa1 ,這是三大評級機構首次集體下調美國評級,標誌著市場對美債安全性的認知發生轉變。

3. 拍賣疲軟與收益率上升5月的美債拍賣結果多次 “遇冷” ,市場要求更高利率才願接盤。這直接推高了政府融資成本,也擠壓了其他資產的吸引力。

4. 海外資金減持20253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債降至7,654億美元,創多年新低。日本、英國也在減持。這可能削弱對美債的需求支撐,使市場更加依賴本土資金。

5. 通脹與貨幣政策博弈:雖然美國第一季度GDP錄得-0.3%,經濟下行預期增強,但高通脹仍未根本解決。美聯儲是否降息,成為未來兩個月市場最大的懸念。

美債對全球流動性及風險資產影響

美國國債作為全球無風險利率的基準,其收益率變化直接影響全球資金成本。通常情況下,如下圖所示,當美債供給增加、收益率上升時,全球資本更傾向於流向美債等低風險資產,導致其他市場的流動性收緊。流動性減少使得高風險資產(如加密貨幣、科技股、初創投資等)資金承壓,表現趨弱;反之,若美債利率下降或市場預期美聯儲放鬆政策,則可釋放全球流動性,推動風險投資市場回暖。因此美債,決定著全球流動性走向,也正成為風險資產行情的重要風向標。

美債對比特幣價格的影響

因全球流動性與比特幣價格之間存在高度聯動,核心在於市場對資金成本風險偏好的動態判斷:

  • 當前若經濟數據表現為強就業疊加高通脹,市場將預期美聯儲維持高利率以壓制通脹,導致國債收益率上升、資金成本擡高,最終形成流動性收緊的不利局面,對比特幣構成利空。
  • 而當利率水平本身已高時,市場風險偏好下降,資本迴流債市,進一步壓縮加密市場的活躍度,對比特幣構成利空。不過,在風險事件頻發或對主權信用質疑上升時,比特幣有時會短期走強,因其數字黃金的避險定位獲得支撐。
  • 相反,若市場押注提前降息,意味著未來流動性將釋放、美債收益率變低,融資成本降低,風險資產整體受益,比特幣也往往隨之上漲。

然而需要注意,美聯儲政策表述的不確定性,常常令市場情緒劇烈波動,使得比特幣短期內可能出現超預期反應。因此,比特幣價格的邏輯,不是簡單與利率單向關聯,而是嵌套在宏觀預期變化流動性判斷資金行為這條複雜鏈條之中。

查看原文
1.68萬
2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