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當前的ATM變得更「智能」 我思考這個問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昨天的RNS強化了SWC團隊的反應能力和靈活性,他們顯然對反饋持開放態度,這很好。我知道他們一直在不斷評估結構,所以這只是我的反饋,可能已經以某種形式被考慮過。 簡而言之:當前的ATM設計感覺過於靜態。它應該更具動態性,設計來應對實時的波動性和價格行動,特別是當股票以較高的mNAV倍數交易時。這種靈活性可以讓公司利用價格飆升的機會,並減少對完美每日時機的依賴。 波動性 = 機會 根據我的計算,SWC的30天實現波動性超過300%,這意味著它平均每天波動約18%(絕對值),使其成為英國波動性最高的股票。正如我們所知,「波動性就是活力」,這種價格行動是一個特徵,而不是缺陷,但前提是ATM的結構能夠捕捉到它。 當前的ATM框架 目前,ATM有兩個主要規則:1)不在前一天的收盤價以下賣出,2)限制在20%的交易量。 這些限制最初是有意義的,這是一種謹慎的方法,避免執行中的失誤和$MSTR經常看到的錯誤FUD(ATM在下跌日的壓力累積)。但隨著當前的波動性,我們從其推出以來所學到的以及不斷演變的流動性特徵,這一框架感覺有點過於僵化。它錯過了在股票以顯著提高的mNAV倍數交易的臨時過度擴張中發行的機會,即使只是幾個小時或一天。這裡有很多修改的空間,可以使其變得非常建設性。 讓我們舉個例子 假設$SWC以250p收盤。第二天,由於廣泛的市場消息(例如,美聯儲意外降息),股票跳升至350p(+40%),交易價格遠高於最近的mNAV水平。在當前規則下,公司可以在這種強勢中賣出。 但如果接下來的幾天假設市場無法保持漲幅,股票回落10%至315p,然後第二天再下跌10%至283p,接著第三天再跌至255p,我們就無法賣出,即使股票仍然在漲幅之前的價格之上。 為什麼?因為我們硬性編碼了一條規則,說「只能在前一天的收盤價以上賣出。」這意味著我們束縛了自己的手,錯過了在高增值水平發行股票的機會。 我得到的最佳交易教訓之一是:「在你能夠交易的時候交易,而不是在你必須交易的時候。」 會有一些時刻,真正的流動性出現,無論是在訂單簿上還是場外交易,Shard應該有靈活性來行動。以上述例子為例,如果股票以350p收盤,第二天以345/355的價差開盤,而我們有一個買家在345(買方)出價大量股票,當前的規則仍然會阻止執行。這是一個錯失的機會。 解決方案是什麼?一個更具動態性的矩陣,允許靈活性 一個動態矩陣,評估淨價格變動,而不僅僅是前一天的收盤價。 例如,如果股票前一天上漲了30%,那麼即使第二天下跌10%,我們也許仍然可以賣出(仍然是+20%的淨值)。 或者前一天上漲10%,今天下跌5% = 總體仍然是+5%。 考慮mNAV倍數作為門檻因素,而不僅僅是價格。 例如:「只要mNAV > 3x,就可以賣出」,無論日常價格變動如何。 可能允許在下跌日有限的交易量發行,只要股票保持在有吸引力的mNAV上。例如,如果增值高,允許在較低的日子發行5-10%的股票。 或者可以有關於交易量上限的規則,允許我們在20%的上限周圍靈活。例如,對於場外交易,沒有交易量上限 - 以上述例子為例,如果收盤價為350p,第二天有機會以345p(基於345/355的價差)進行500萬股的交易,我們應該被允許捕捉到這一點。 為什麼現在這很重要? 目前,$SWC正處於從1000到10000 BTC的關鍵階段,達到一個能夠發行其他資本市場工具(例如優先股)的水平,這可以減輕ATM設施的壓力。此外,該股票的交易價格約為3.5倍mNAV,這仍然是極具增值的。 雖然增加的靈活性可能會暫時限制股價,但ATM是我們的主要武器,積極使用它是我們在這個關鍵階段獲得足夠比特幣所需的「成長痛苦」的一部分。請記住,我們在資產負債表上擁有的比特幣越多,這條路徑朝著達成關鍵里程碑的可持續性就越強。因此,考慮到股票的波動性,更具動態性的方法是合理的。 Smarter Web到目前為止做得非常出色,並且顯示出他們對反饋持開放態度,考慮到市場條件的快速變化以及我們每天所學到的東西。此外,這絕對是他們可以與Shard和Tennyson探索的事情,他們也有動力優化執行並圍繞結構創新,因為他們所獲得的費用。 期待聽到反饋, Jamie @asjwebley @Croesus_BTC
查看原文
1.01萬
71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