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key無法自證清白”
woc,給我看笑了
特麼的讓受害者自證清白,沒有從維權中獲利,你比CCP還牛逼啊真的
我是不是可以按照同樣的邏輯,要求你Curve自證沒有從Resupply項目中獲利,甚至自證沒有從Resupply Rug中獲利?
來,證明一個我看看
駁斥 OneKey 公開聲明:逃避事實,無視責任
6月29日,OneKey 官方發佈了一份《關於近期對 OneKey 不實指控的嚴正聲明》,試圖將其創始人 Yishi 先生在 Resupply 事件中的發聲與 OneKey 品牌切割,並將中文社區對其責任的質疑歸為“惡意扭曲”“不實指控”。
我們認為這份聲明不僅缺乏邏輯自洽,更暴露出 OneKey 對社區聲音的輕視和對用戶權益的迴避。現特此迴應如下:
⸻
一、Yishi 是 OneKey 創始人,這不是“普通個人行為”
OneKey 試圖將 Yishi 的發聲定性為“個人投資者維權”,但事實是:
•Yishi 是 OneKey 品牌實際控制人和對外形象代表;
•他在 Resupply 事件中使用的是實名社媒身份,並 mobilize(動員)多個支持者為其發聲;
•其個人身份和 OneKey 品牌密不可分,社區質疑他發言所帶來的品牌連帶責任,合理正當。
如果創始人可以在利用品牌聲譽獲得資源時代表項目,在出現風險時卻退回為“普通用戶”,這種雙重身份的選擇性使用,本身就是對社區的侮辱。
⸻
二、“OneKey 從未組織輿論攻擊”無法自證清白
聲明中強調 OneKey 從未“組織或操控任何KOL或用戶”,但:
•OneKey 自稱早期設立了“掛牌機制”用於激勵 KOL 社區參與,而實際控制和話語權是否掌握在官方手中,缺乏任何披露;
•在 Resupply 事件相關話題中,確實有部分曾參與 OneKey 掛牌計劃的賬號參與了公開輿論攻防;
•若 OneKey 確實無意引導,應及時澄清這些行為與項目無關,而非選擇性失聲。
當項目通過發牌方式構建輿論影響力,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輿論責任,而非在輿情反噬時一推了之。
⸻
三、“OneKey 與 Resupply 沒有任何資源關聯”?邏輯站不住腳
Yishi 在早期成為 Resupply 前列投資者,是否通過 OneKey 的資源、人脈、品牌影響力獲得便利?是否在項目危機中繼續使用 OneKey 的資源協助維護自身利益?
如果沒有關聯:
•OneKey 是否調查並明確劃清了資源邊界?
•是否能證明公司在 Yishi 投資及事後輿論應對過程中完全沒有介入?
聲明對此避而不談,只是反覆強調“公司賬戶未投”,這不是對社區質疑的迴應,而是對現實問題的迴避。
⸻
四、社區最關心的,不是情緒,而是責任
OneKey 一再使用“惡意扭曲”“不實指控”等標籤,迴避一個最基礎的問題:
在創始人公然使用品牌資源進行對外輿論動員時,OneKey 是否知情?是否默許?是否應承擔連帶責任?
中文社區提出的核心質疑從來不是人身攻擊,而是以下三點:
1.Resupply團隊在事故後第一時間操作保險池而非嘗試聯絡攻擊者或設立賞金;
2.Resupply 的反應節奏和公開溝通極為滯後;
3.Yishi 在社交媒體上將 Curve 拖下水、誤導非事實言論。
OneKey 若真如其所說尊重透明與可驗證,不應避重就輕,而應公開調查與澄清,而不是借“法律手段”恫嚇質疑者。
⸻
五、真正負責任的態度,是面對現實,不是發聲明撇清
Resupply 的問題已經演變成一次社區信任危機,誰該為此負責,不是看賬面上有沒有資金關係,而是看誰主導了影響、誰在引導輿論、誰在挑起對立。
OneKey若真如其所說“歡迎批評”,那就請面對社區最核心的問題,給出事實,而非標籤。
⸻
結語:
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公開調查、透明信息、理性迴應,而不是口頭承諾、品牌切割和對質疑的攻擊。如果一個號稱“開源、透明”的錢包項目,在面臨社會監督時的第一反應是洗地、恐嚇和封口,那它還能代表“Web3精神”嗎?
社區在看,我們不會沉默。
5.6萬
122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