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den Protocol
@wardenprotocol 旨在設計一個以 AI 連接為前提的 Layer 1 區塊鏈,並以 AVR(AI 驗證運行時)插件和 SPEX(執行統計證明)驗證層作為核心差異點,使得離鏈 AI 模型和鏈上智能合約能夠相互作用。該項目基於 Cosmos SDK,使用 ABCI 2.0 hook,主網計劃於 2025 年第四季度啟動,現階段為預主網階段。
技術架構的核心是 x/async 框架和 AVR 插件。合約通過 x/async 預編譯進行離鏈操作(HTTP 數據收集、ML 推斷等)的非同步調用,解決者節點執行後將中間狀態進行哈希和壓縮,並返回鏈上。狀態壓縮使用布隆過濾器,並提交結果、中間哈希、模型識別碼等。這種方式的特點是支持相較於傳統的 Oracle 依賴結構的雙向互動和工作流程鏈(數據收集 → 模型推斷 → 鏈上觸發)。
SPEX 提供了一種基於抽樣的概率驗證,以處理 AI 的非決定性輸出。所有節點重複相同計算的決定性共識被替代,驗證者隨機選擇部分狀態(例如:5~10%)進行檢查,達到信任度閾值(通常為 99%+)後最終化結果。對於像 LLM 這樣輸出可能逐句變化的情況,則根據嵌入相似度等語義標準判斷等同性。這種方法的目標是相較於 ZK 電路化實現 10~100 倍的性能和成本優勢,但由於統計特性,存在稀有誤報的可能性,在高風險交易中需要進行過採樣等補救措施。
開發和生態指標相對活躍,作為預主網項目。GitHub 上累計有 2,282 次提交,67 名貢獻者,文檔涵蓋概念、節點運營、代幣經濟學和教程。根據測試網探索器,區塊生成已經進行,但交易和地址數量較低,仍然接近於演示和驗證階段。在應用方面,雖然 beta 應用的累計用戶超過 200 萬等外延指標,但這是基於應用和 API 的使用量,並不包括鏈上部署。
代幣(WARD)以總供應 10 億為前提,分配計劃涵蓋公共商品、生態系統、流動性、開發者、驗證者、財務和核心團隊等。公共商品空投、代理人和開發者激勵、驗證者獎勵、財務和 R&D 是主要用途,部分類別根據宣告的歸屬時間表擴大流通。通過適應性通脹(年 1~10%)和手續費銷毀(例如:3% 水平)的並行,來管理長期代幣流通。
夥伴關係和工具整合介紹了 AI 模型和框架(Venice AI、LangChain)、計算和存儲(@0G_labs、TEN、@irys_xyz)、互操作性(Hyperlane、Axelar)、數據(Kyve、Skip)等。目標是提供一個端到端的代理堆棧,連接模型識別哈希、可證明的推斷日誌、離鏈計算的鏈上支付和審計。EVM 和 CosmWasm 的雙重兼容設計似乎旨在降低現有 EVM 開發者的進入門檻。
在市場和競爭環境方面,AI×區塊鏈融合市場被預測為中長期高增長(預計到 2034 年年均增長 22.93%),金融和物流等領域對可驗證 AI 的需求擴大。然而,該領域存在大型市值競爭者(例如:Bittensor、ASI 聯盟、@NEARProtocol、Render 等),如果他們吸收了可驗證和可追蹤的層,可能會侵蝕差異性。此外,基於 ZK 和雲的替代方案可能會以快速迭代開發和企業適應性為武器,增加競爭壓力。
風險是明確的。首先,作為預主網,其性能、穩定性和經濟設計尚未在實際負載下驗證。其次,概率驗證的設計權衡在高風險金融應用中能接受的程度尚不確定。第三,監管涉及數據保留、隱私、證券性問題以及多鏈運營帶來的多重管轄風險。第四,資金規模有限,可能在大規模開發者激勵、營銷和研究開發方面不如資本實力強大的競爭者。
綜合來看,Warden Protocol 以驗證和執行結構(AVR+x/async、SPEX)為明確身份,將 AI 引入鏈上。這一結構在補充現有決定性 VM 的局限性方面,旨在實現 AI 推斷和決策的「可驗證整合」,在技術上具有說服力。相對而言,主網的推出、負載測試和生產用 dApp 的擴散是成敗的關鍵。短期內,主網的時間表遵守、驗證成本和等待時間的實際使用水平保障、驗證者集合的安全性和分散度是關鍵,而中期內,開發者的採用率和高風險領域的信任案例將可能決定競爭優勢。如果成功,Warden 有可能成為通過概率信任建立的「AI-鏈上接點」L1,反之,若執行延遲或競爭者的功能內化加速,則可能僅停留在利基型基礎設施上。
查看原文
2,034
59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