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就是去年玩爛的生息穩定幣嗎,,,,,,,,,,幣圈有幾把的創新
時隔 5 年,我又看到了 UST,不過這次是擁有兩個 S 的 USST。我是沒想到 USDT 這個最原始的穩定幣賽道居然還有見縫插針的機會的,直到這兩天看到了 @stbl_official 這個想法清奇的項目。
如果你是 DeFi 老玩家,應該能明白 USDT 的邏輯實質上跟美元的邏輯是完全不一樣的。穩定幣不等於美元,背後其實是在源源不斷地產生收益的,而這部分收益就是穩定幣發行商的利潤。
以 USDT 為例,Tether 會把用戶的美元去買美國國債或貨幣基金,這些資產的年化回報在 4%–5% 左右。但這些收益不會分給用戶,全都歸 Tether 自己,用戶手裏只有一個“錨定 1 美元的代幣”。
STBL 似乎是準備顛覆這個格局。我看了一下它的背景,它居然是由 Tether 聯合創始人 Reeve Collins 領銜打造的項目,他們設計了一個全新的“三代幣模型”,把本金和收益分開:
① USST:錨定 1 美元的穩定幣;
② YLD:一個收益憑證 NFT,用戶只要持有就能自動拿到真實的利息;
③ STBL:治理和價值捕獲代幣。
可以看到最大的亮點是 YLD:
用戶持有 USST,相當於不僅能夠被動生息,還可以把 USST 拿去 DeFi,即使只是做最基礎的存貸,一開始也能有雙重收益。根據項目的 Doc ,這背後的收益來自 RWA 資產,比如國債、貨幣市場基金和私募信貸。
可是說到底,穩定幣不能只看收益,機制設計得再好,保證不了安全也是沒有意義的。一方面,USST 的用例非常關鍵,它能拿下哪些 DeFi 大項目的合作,將決定用戶是否對他們有信心;另一方面,他們的 RWA 資產 back up 的透明程度,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不過單從商業模式來看,STBL 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角度,試圖把背後的國債收益分給用戶,以期把穩定幣賽道卷出新高度。暫時先別說顛覆 USDT 這種誇張的想法,能用這個 idea 拿到哪怕 5% 的市場份額,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看,都是非常成功的設計了。
據說貝萊德的 BUIDL 和 ONDO 即將和他們合作,讓我們期待一下他們之後的動作。
2,015
0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