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以太坊這一波的驅動邏輯,看到不少總結以太坊4月中以來的這一波大趨勢。我自己的看法是:1、起點應該還是來自於3月份就有穩定幣法案的預期,市場會去看誰是穩定幣法案通過後最受益的標的,以太毫無疑問應該是最受益。因為它上面穩定幣發行規模大,歷史久,幾乎所有的穩定幣首先都是從以太坊鏈上發行開始的。基於此,在3月到4月初以太坊大跌的時候是有機構開始承接籌碼、有人狂砸意味著也有人把籌碼給接走了。
2、第二大驅動邏輯則是SEC主席Atkins5月中旬在代幣化加密工作組圓桌會議上的講話 明確的提到了全面推動資產上鏈,“證券正越來越多地從傳統(即「鏈下」)數據庫遷移至區塊鏈(即「鏈上」)賬本系統。鏈上證券也有潛力重塑證券市場包含發行、交易、持有和使用證券的的各個方面” ,至於7月下旬Atkins提出的“Project Crypto”則是其5月份講話的延續和更具體的行動計劃。因為有atkins的講話、資產上鏈融合的預期,市場自然對RWA、Defi的預期就更強了,而以太坊也是defi生態最全最豐富的公鏈,基於此市場對於以太的確定性是更加增強。看到倪兄@Phyrex_Ni 這裡提到 從5月19號一級開始買入,以太坊etf開始了持續的淨流入,正好是Atkins的5月中旬講話之後不久。個人覺得還是Atkins的講話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3、上面兩點讓以太渡過了最黑暗的大拋售時期,同時迎來的一定的價值迴歸,而大的催化劑則是5月底sharplink宣佈募資改名Sbet轉型以太坊微策略,隨後6月份BMNR也開始宣佈進入以太坊微策略,與此同時Tom lee躬身入局BMNR,開始面向華爾街的喊單之旅。以太坊也迎來了自己在華爾街的代言人,以太坊的“michael saylor”,這也是之前認為BMNR更有可能成為以太坊微策略的龍頭 Lee喊單對應的以太現貨etf交易量從7月初開始大增,貝萊德ETHA日交易量攀升到20億美金上下的水平。
以太也從價值迴歸開始了價值重歸。
這裡梳理了4月初以來以太坊三大驅動邏輯,當然最核心的還是第一個智能合約公鏈,其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還是經過時間檢驗,這是資產的底層邏輯。
從更長一點的時間週期看,當下這一波穩定幣、資產上鏈/幣股融合、RWA/Defi的趨勢浪潮核心還是政策驅動邏輯,而政策還是剛剛落地,並沒有到說的預期非常充分的階段。
個人感覺還在上半場,我們只是在預期融合時代的到來,真正大規模資產上鏈的現實狀況還沒到來,也許到那個時候可以說預期打滿了。
查看原文
9.85萬
176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