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swap 技術分析系列 #3:可編程交易所
你好,我是 BQ 開發者。@BQ_Developer
在上一集,我們討論了 Uniswap V3 如何為了效率而犧牲了簡單性。這次,我將談談 Uniswap 面臨的另一個根本性限制。
🤔 創新的悖論:即使有新想法,也無法使用
Uniswap 的發展到 V3 一直很卓越,但有一件事始終沒有改變。
一旦協議部署,就無法更改。
這是區塊鏈的核心價值:不可變性,但它也成為了創新的枷鎖。
讓我舉個例子。當市場波動性高時,如果費用可以自動調整為 0.5%,而在穩定時調整為 0.1%,流動性提供者(LP)將賺得更多,交易者也可以以公平的價格進行交易。
這個想法很好,但在 Uniswap 上是不可能的。費率是硬編碼的,因此沒有人可以更改它。
那麼,我們不能創建一個新的協議嗎?
這裡就是 DeFi 的殘酷現實。Uniswap 的 ETH/USDC 池已經有 1 億美元,但一個新協議必須從零開始。即使只是嘗試交換 1,000 美元,也可能導致價格滑落 5%。誰會使用它?
沒有交易者,LP 不會來,沒有 LP,交易者也不會來。這開始了一個死亡螺旋。
⚙️ Uniswap V4 的範式轉變:分離流動性和邏輯
V4 從完全不同的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保持流動性池不變,但只允許交易邏輯改變會怎樣?"
Hook 系統的核心就是這種分離。之前,一個智能合約處理從持有資金到執行交易的所有事情。V4 將其分為兩部分。
- 核心協議:僅負責流動性管理
- Hook:負責交易過程的詳細邏輯
現在,如果有動態費用的想法,就不需要創建一個新的協議。你只需將一個 hook 添加到現有的 1 億美元池中。
這個 hook 可以在交易前檢查市場條件,調整費用並執行交易,同時利用現有的流動性。
💭 無限可能性帶來的新混亂
V1 很簡單,V2 仍然簡單,而 V3 變得複雜,但規則是明確的。
V4 使規則本身可編程。
現在,即使是相同的 ETH/USDC 交易也可以用數十種方式進行。一些 hooks 防範 MEV,一些減少價格影響,還有一些僅在特定條件下允許交易。
在我看來,這裡的大問題是普通用戶如何在這些選項中選擇。
安全性是最大的問題。Hooks 可以在交易過程中執行任意代碼。一個惡意的 hook 可能會偷偷獲取更多的代幣或將費用抽取到特定地址。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閱讀和驗證智能合約代碼幾乎是不可能的。
🎯 一種新的去中心化形式
看著 V4 所創造的情況引發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如果協議是完全開放的,但實際上只有少數經過驗證的 hooks 被使用,這算不算真正的去中心化?
也許 V4 正在實驗一種新的去中心化形式。
保持基礎設施中立和不可變,同時將其上方的應用層留給市場的選擇。就像 TCP/IP 提供了一個中立的通信協議,允許 Google 或 Facebook 在其上自由競爭。
最終,V4 所展示的是 DeFi 的成長之痛。
從 V1 和 V2 的 "為每個人提供簡單工具" 到 V3 的 "為專家提供高效工具",它現在已經演變為 "由開發者創建並由市場選擇的平台。"
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可能就是去中心化金融成熟的方式。
✏️ 在下一集,
從技術上看,似乎一切都已解決,但還有一個最後的問題。誰將決定所有這些協議的未來?
在第 4 集中,我們將看看 UNI 代幣和治理所創造的新權力結構。
---
你的讚和分享是愛 🥰
#BQDeveloper #Uniswap #V4 #可編程性

📌 Uniswap 技術分析系列 #2:沉睡資本的覺醒
你好,我是 BQ 開發者。@BQ_Developer
在上一集,我們討論了如何使用 x*y=k 公式創建一個 24 小時自動交易所,這次我們將探討 Uniswap 面臨的一個新困境。
🤔 一個完美解決方案帶來的新問題
Uniswap V2 是簡單性的典範。它僅用 x*y=k 公式解決了一切。
然而,這種簡單性隱藏了一個致命的低效率。
假設 ETH 的交易價格為 $3,000。大多數交易將發生在 $2,900 和 $3,100 之間。但 V2 在從 $1 到 $1 百萬的所有價格範圍內均等分配資本。
即使 ETH/USDC 池中有 $1 億,實際用於交易範圍的資金卻少於 $1 百萬。剩下的 $9,900 萬只是靜靜地躺著。
這為什麼是個問題?
從交易者的角度來看,滑點增加。實際交易範圍內的流動性稀薄。從 LP 的角度來看,資本效率下降。大多數資本並未賺取費用。
⚙️ V3 的選擇:集中流動性
Uniswap 團隊選擇了根本性的重新設計。
他們允許 LP 直接選擇他們想要的價格範圍。如果他們設置僅在 $2,800 和 $3,200 之間提供流動性,他們可以在該範圍內用相同的資本創造 100 倍更深的流動性。
從數學上講,這是一個驚人的改進。資本效率提高了數十倍甚至數百倍。
然而,這一變化的波及效應超出了簡單的效率改進。
🎯 效率的代價
在 V2 中,LP 是投資者。他們只需投入資金並等待。
在 V3 中,LP 必須成為交易者。
如果價格超出設定範圍會發生什麼?該頭寸變得無用。他們無法賺取費用,只能持有一種代幣。他們必須等待價格回到範圍內或以虧損調整他們的頭寸。
更重要的變化是市場結構本身。
專業做市商蜂擁而入。他們 24/7 監控市場,算法調整範圍,並採用複雜的對沖策略。普通 LP 無法與他們競爭。
在 V2 中,每個人平等分享費用,但在 V3 中,專家獲得了大部分費用。
💭 簡單性的價值
V3 所展示的是 DeFi 的根本困境。
追求效率帶來了複雜性。複雜性創造了進入障礙,而進入障礙導致了集中化。
V2 的低效率實際上是民主可及性的代價。任何人都可以參與,每個人都能公平賺取。這雖然低效,但更接近去中心化的理想。
V3 創造了更好的工具。但只有少數人能有效使用這些工具。
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嗎?
我不這麼認為。效率不是 DeFi 成長的必要條件嗎?然而,我們現在知道每一項改進都伴隨著代價。
✏️ 在下一集
雖然 V3 解決了資本效率問題,但開發者開始要求新的東西。"難道不可能創建一個適合每種情況的 AMM 嗎?"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討論 V4 如何回應這一需求!
---
你的讚和分享是愛 🥰
#BQDeveloper #Uniswap #V3 #效率的代價

6,690
2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