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幣化全景圖:從實股託管到衍生品化,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

撰文:imToken

股票代幣化,正在成為 2025 年 TradFi 與 Web3 融合的最佳敘事。

rwa.xyz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股票類代幣化資產的規模已從幾乎為零躍升至數億美元,背後則是股票代幣化正從概念加速走向落地——經歷了從合成資產到實股託管的模式演進,並正向衍生品等更高階形態延伸。

本文將簡單梳理股票代幣化的模式演進,盤點核心專案,並展望其潛在的發展趨勢與格局變化。

來源:rwa.xyz

一、美股代幣化的前世今生

什麼是股票代幣化?

簡單來說,就是將傳統股票通過區塊鏈技術映射成數位代幣,每個代幣代表底層資產的一部分擁有權,這些代幣可以在鏈上 7×24 小時交易,突破了傳統股市的時間和地域限制,讓全球投資者都能無縫參與。

如果從 Tokenization 的角度來看,美股代幣化,其實並不是什麼新概念(延伸閱讀《「股票代幣化」熱潮背後:Tokenization 敘事的演化路線圖》),畢竟早在上一輪週期中,Synthetix、Mirror 等代表性專案已經探索出一整套鏈上合成資產機制:

這種模式不僅允許使用者通過超額抵押(如 SNX、UST)鑄造、交易 TSLA、AAPL 等「美股代幣」,甚至還能覆蓋法幣、指數、黃金、原油,幾乎囊括一切可交易資產,原因便在於合成資產模式是通過跟蹤基礎資產,超額抵押以鑄造合成資產代幣。

譬如使用者可質押 500 美元的加密資產(如 SNX、UST),進而鑄造出錨定資產價格的合成資產(如 mTSLA、sAAPL)並進行交易,整個運作機制採用預言機報價 + 鏈上合約撮合,不存在真實交易對手,因此理論上可實現無限深度、無滑點的流動性體驗。

不過該模式並未真實擁有對應股票的擁有權,只是在「賭」價格,那就意味著一旦預言機失效或抵押資產暴雷(Mirror 即倒在了 UST 的崩盤上),整個系統都會面臨清算失衡、價格脫錨、使用者信心崩潰的風險。

來源:Mirror

這波「美股代幣化」熱潮的最大區別, 便在於採用了「實股託管 + 映射發行」的底層模式,這種模式目前主要分為兩種路徑,核心差異僅在於是否擁有發行合規資質:

  • 一類是以Backed Finance(xStocks)、MyStonks 為代表的「第三方合規發行 + 多平臺接入」模式,其中 MyStonks 與富達合作實現 1:1 錨定真實股票,xStocks 通過 Alpaca Securities LLC 等購入股票並託管;

  • 另一類則是 Robinhood 式的持牌券商自營閉環,依託自身券商牌照完成從股票購入到鏈上代幣發行的全流程;

從這個角度來看,此輪股票代幣化熱潮的關鍵優勢是底層資產真實可驗證,安全性與合規性更高,也更容易被傳統金融機構認可。

二、代表項目盤點:從發行到交易的上下游生態

從運行架構上來看,一個功能完善的代幣化股票生態,其實至少需要包含基礎設施層(公鏈、預言機和結算系統)、發行層(各發行方)、交易層(CEX/DEX、借貸等衍生交易平臺)等層級,缺少任何一層, 生態都難以實現安全發行、有效定價和高效交易。

圍繞這一框架,我們可以看到當前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正圍繞不同環節展開佈局。 考慮到基礎設施(如公鏈、預言機、結算網路)相對成熟,發行與交易環節才是代幣化股票競爭的主戰場,故本文將重點盤點這些直接影響用戶體驗和市場流動性的代表性專案。

Ondo Finance:RWA 龍頭的股票化延伸

首先自然是 Ondo Finance,作為 RWA 代幣化賽道的龍頭專案,其最初定位為鏈上債券與國債的代幣化平臺,且截止發文時,Ondo Finance 依託美國國債的兩大旗艦產品 USDY 和 OUSG,依舊在 RWA 代幣化賽道中牢牢佔據體量前十的核心位置。

來源:rwa.xyz

不過從去年開始,Ondo Finance 就嘗試將版圖擴展至股票市場,包括通過與 Anchorage Digital 等受監管的託管與清算機構合作,將真實美股安全託管並在鏈上發行等額代幣化資產,這種模式不僅為機構投資者提供合規保障,也在鏈上構建跨資產流動性池,讓代幣化股票能夠與穩定幣、RWA 債券等資產進行組合交易。

而且上個月 Ondo Finance 也與 Pantera Capital 擬推出 2.5 億美元基金,以支援 RWA 專案,Ondo 首席戰略官 Ian De Bode 表示,這些資金將用於收購新興專案的股權和代幣。

Injective:為金融類 RWA 量身定製的公鏈

Injective 一直以「金融基礎設施」為核心定位,是專注於高性能金融應用的公鏈之一,自主研發的鏈上撮合與衍生品交易模組,使其在延遲、輸送量以及訂單簿深度等方面均具備針對性優化。

截至目前,Injective 生態已聚合超過 200 個專案,涵蓋去中心化交易所(Helix、DojoSwap)、鏈上借貸(Neptune)、RWA 平臺(Ondo、Mountain Protocol)、NFT 市場(Talis、Dagora)等多個領域。

在 RWA 賽道,Injective 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 資產品類覆蓋廣:以 Helix 為代表的 Injective 生態專案,已支援包括美股科技股、黃金、外匯等多種代幣化資產交易,拓展了 RWA 在鏈上的資產譜系;

  • 與傳統金融的直連能力:Injective 已與 Coinbase、Circle、Fireblocks、WisdomTree、Galaxy 等知名金融機構建立合作,打通了從鏈下託管、清算到鏈上映射、交易的閉環流程;

得益於這種定位,Injective 更像是 RWA 專屬的公鏈底座,為發行方提供穩定的合規落地與資產管理通道,為交易平臺和聚合工具提供高速、低成本的執行環境,也為未來股票代幣化的衍生品化、組合化奠定了基礎。

來源:Injective

MyStonks:鏈上美股流動性的先行者

作為這一波美股代幣化領域的先行者,不少用戶應該都在鏈上接觸過 MyStonks 發行的代幣化美股, 它也是與富達合作確保鏈上代幣資產完全錨定真實股票。

交易體驗上,MyStonks 採用訂單流支付(PFOF)機制,將訂單流路由至專業做市商進行撮合,從而顯著降低滑點與交易成本,並提升訂單的執行速度與深度。 對普通使用者而言,這意味著在鏈上交易美股時,既能享受接近傳統券商的流動性,又能保留全天候交易的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MyStonks 並未將自己局限在鏈上現貨交易,而是在積極拓展衍生品、借貸、質押等多元化金融服務,未來用戶不僅可以進行美股代幣的槓桿交易,還能將持倉作為抵押品獲取穩定幣流動性,甚至參與組合投資與收益優化策略。

Backed Finance:跨市場的合規擴展者

與 MyStonks 聚焦美股不同,Backed Finance 的佈局從一開始就更具跨市場與多資產的視野,一大亮點在於合規模式與歐洲 MiCA 監管路線的高度契合。

其中團隊基於瑞士法律框架開展業務,嚴格遵循當地金融監管要求,在鏈上發行完全錨定的代幣化證券,並與 Alpaca Securities LLC 等合作夥伴建立了股票購入與託管體系,確保鏈上代幣與鏈下資產之間的 1:1 映射關係。

在資產範圍上,Backed Finance 不僅支援美股代幣化,還覆蓋 ETF、歐洲證券及特定的國際指數產品,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多市場、多幣種、多標的的投資選擇,這意味著投資者可以在同一個鏈上平臺上同時配置美股科技股、歐洲藍籌股以及全球大宗商品 ETF,從而打破了傳統市場的地域與時間限制。

Block Street:代幣化股票的流動性釋放器

Block Street 作為目前少數專注於代幣化股票借貸的 DeFi 協定,則將視線瞄準了更下游、也更具潛在爆發力的流動性釋放方向。

這也是目前代幣化股票的「交易層」尚屬空白的一個細分賽道,以 Block Street 為例,它直接面向持有者提供鏈上抵押與借貸服務——使用者可以將 TSLA. M、CRCL. M 等代幣化美股直接存入平臺作為抵押品,按抵押率獲得穩定幣或其他鏈上流動資產,實現「資產不賣、流動性到手」的資金利用模式。

Block Street 上周剛剛上線測試版本,可以體驗將代幣化股票轉化為可流動的資本,讓持倉者在不賣出資產的情況下釋放資金,這也算是填補了代幣化股票在 DeFi 借貸領域的空白,值得觀察後續類似的借貸、期貨等衍生品方向會不會為代幣化股票市場構建一條「第二曲線」。

來源:Block Street

三、 如何進一步拆掉圍牆?

客觀來說,這一波新熱潮下的美股代幣化,最大的進步,就是「實股託管」模式 + 消解入門門檻維度:

任何使用者只需下載一個加密錢包、持有穩定幣,便能隨時隨地通過 DEX 繞開開戶門檻與身份審查,直接買入美股資產——沒有美股帳戶、沒有時差、沒有地域與身份限制。

但問題在於,當下大部分產品仍是聚焦於發行與交易層的第一步,本質上仍停留在數字憑證的初始階段,並未將其真正轉化為可廣泛用於交易、對沖和資金管理的鏈上金融資產,這意味著它們在吸引專業交易者、高頻資金與機構參與方面存在明顯不足。

這有點像 DeFi Summer 之前的 ETH,彼時它不能借出、不能做擔保、不能參與 DeFi,直到 Aave 等協定賦予其「抵押借貸」等功能,才釋放出千億級流動性,而美股代幣要突破困局,必須復刻這種邏輯,讓沉澱的代幣成為「可抵押、可交易、可組合的活資產」。

因此如果說代幣化美股市場的第一曲線是交易規模的增長,那接下來第二曲線則是通過金融工具的擴展,提高代幣化股票的資金利用率與鏈上活躍度,這樣的產品形態,才有可能吸引更廣泛的鏈上資金流,形成完整的資本市場迴圈。

在這個邏輯下,代幣化股票的即時買賣之外,「交易層」更豐富的衍生交易就尤為關鍵——無論是像 Block Street 這樣的 DeFi 借貸協定,還是未來支援反向頭寸和風險對沖的做空工具、期權與結構化產品。

核心便在於誰能先做出可組合性強、流動性好的產品,誰能提供「現貨 + 做空 + 槓桿 + 對沖」一體化鏈上體驗,比如讓代幣化的美股在 Block Street 中作為質押品完成資金借貸、在期權協定中構建新的對沖標的、在穩定幣協定中構成可組合資產籃子。

總的來看,股票代幣化的意義,不僅在於把美股、ETF 搬上鏈,更在於它打開了現實世界資本市場與區塊鏈之間的「最後一公里」:

從發行層的 Ondo,到交易與跨市場接入的 MyStonks、Backed Finance,再到流動性釋放的 Block Street, 這一賽道正逐步構建起自己的底層基礎設施與生態閉環。

RWA 的主戰場,之前主要是美債 - 穩定幣在獨領風騷,那當機構資金加速進場、鏈上交易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代幣化的美股變成可組合、可交易、可抵押的活資產,股票代幣化無疑有望成為 RWA 賽道中最具規模與增量的資產類別。

查看原文
1,586
0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