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 這次是不是詐騙? TL&DR: - 主力在持續吸籌 - 「Pectra 升級」有望幫助以太坊降本增效,迎來“iphone 時刻” - 以太坊生態回暖,鏈上 meme 戰場率先迴歸 「主力吸籌信號」 - ETH 赫芬達爾指數從 2024 年12 月的 0.4‰ 回升至最近的 1.1‰,距離歷史高點 3‰仍有距離,合理推測莊家會持續吸籌。 (數據和分析來自 @Murphychen888) - 幣安公佈的 5 月儲備金中大幅增持 ETH (不知道“迪拜莊”的傳言是不是真的,但是幣安是真的在買) - 這波上漲裡以太坊 CVD(現貨累計成交量差值)和價格同步上升,是多頭主導且有真實買盤支撐的上漲。 (圖源:@_forab) 「Pectra 升級」- 以太坊成為主流基礎層的關鍵升級 傳統金融大舉進軍crypto,RWA 敘事高漲,再加上川普家族的 WLFI 加持,Pectra 升級恰逢其時。重點升級的功能有: - 智能賬戶錢包(以太坊“iphone 時刻”) - 驗證者質押上限提升 + 質押驗證者鏈上生命週期管理(優化網絡效率,質押變得企業級升級) - Blob 吞吐量增加(提升 L2 性能) What is Pectra 中文版: 「ETH 生態熱度復甦」 - 以太鏈 Gas gwei 從上週五開始突然上升,不過今天又有所回落 - 鏈上資金近一個月淨流入 - Meme 生態回暖,除了老幣 $pepe $moodeng 之外,也不斷的有新標的 $RATO $MACI 跑出來,看得出來莊家也在配合這波以太坊拉昇做市 (完全同意 @CyptoForest 對 meme 行情走向的判斷,Solana 市場玩家已經在上一輪地獄戰場訓練的足夠聰明,變成了極致 PVP 戰場,ETH 鏈是新的鑽石坑: 「總結」 從鏈上數據、技術升級到生態復甦,以太坊正在形成"籌碼結構+基本面改善+市場情緒回暖"的三重利好格局。Pectra 升級有望成為關鍵催化劑, meme 熱度給我們提供了短期觀察窗口。 接下來持續關注: - 主力態度,吸籌到什麼時候,什麼節奏吸籌。 - Pectra 能否真正帶來"iPhone 時刻",為以太坊帶來新的資金、builder 和用戶。
ETH的“換莊”結束了嗎? 前幾天有小夥伴問到關於ETH的籌碼集中度。之前我有分享過,赫芬達爾指數就能很好的反映集中度問題。它可以衡量網絡地址在當前供應量中所佔的份額,指數越高代表籌碼正在向少數持有者集中,指數低則表示籌碼分佈更均勻。 在3月18日的推文中該指數為0.75‰,而當前已經上升到1.1‰。從整個以太坊的時間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到有明顯的三個階段(如圖1): (圖1) 🚩第一階段:2015年8月-2023年3月,赫芬達爾指數從3‰的高點開始下降;這個過程非常緩慢,整整經歷了7年的時間。說明在這7年中,無論價格漲跌,ETH都朝著更加分散的趨勢在發展。 🚩第二階段:2023年3月-2024年12月,赫芬達爾指數在0.4‰左右觸底;此後無論是ETF通過後的大量買入,還是牛市中的漲漲跌跌,指數一直在底部徘徊。 我們分析其背後的邏輯:照理說ETF通過後機構大量買入應該會導致集中度上升,但實際並沒有。說明在這段時間內,也同樣有大持有者地址將籌碼派發給了更多的分散地址,對沖了ETF的買入。有小夥伴將這個過程稱之為“ETH正在換莊”也不無道理。 🚩第三階段:2024年12月至今,赫芬達爾指數從底部開始快速上升,目前已達到2018年3月時的同等高度。可以說是僅僅只用了5個月的時間來歸集,就完成了曾經走了5年之久的分散之路。 (圖2) 從2024年12月到2025年4月,ETH價格從$4,000跌至$1,500,而同期赫芬達爾指數卻在快速上升。說明在幣價下跌時有少數持有者正在大量收集籌碼,且同時並沒有大持有者在分散籌碼。這是導致赫芬達爾指數能在短期內快速上升的直接原因,即集中度越來越高。 籌碼更集中雖然不代表一定就拉盤,但一定更有利於控盤,且波動性會被放大。就像這幾天ETH的波動性就遠大於其他主流幣。當然,現在的籌碼集中度是1.1‰,距離歷史高點3‰還有較長的一段距離。 大持有者是否還會繼續收集籌碼? —— 我絕對會,畢竟開弓沒有回頭箭; 他們在收集籌碼的過程中是否會持續不停的拉盤? —— 我覺得不會,作為專業投資者應該非常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成本; 所以,大持有者收集籌碼的過程會讓市場比較煎熬或是說很難跟上節奏;最好的辦法就是“持有並無視漲跌”或者“看不懂就不參與”。但無論如何可以預見的是,當ETH進入“第三階段”後,它的表現應該會和以往任何週期都不一樣了。 ‼️ 我的分享僅用於學習交流,不作為投資建議 ‼️ ------------------------------------------------- 本文由 #Bitget |@Bitget_zh 贊助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