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L 攻击者如何利用 Hyperliquid 的规则,给所有 DEX 上了价值千万美元的一课?

撰写者:Carrot

这不是黑客,这是阳谋

前两天,一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精准狙击」在 Hyperliquid 上演,主角是名为 $XPL 的代币。最终,攻击者仅用不到 20 万美元的成本,就撬动了一场大规模的空头清算,获利超过千万美元。

最关键的是:这不是一次黑客攻击,攻击者没有利用任何代码漏洞。

相反,他利用的是 DEX 最引以为傲的特性——完全的透明度。这是一场在阳光下进行的、完全符合协议规则的猎杀。这起事件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前所有链上交易所(DEX)光鲜外表下的结构性软肋。

第一部分:攻击三部曲:猎杀是如何发生的?

要理解这次攻击,你得先知道永续合约交易所的一个核心机制:喂价(Price Feed)。简单说,合约平台需要一个「真实价格」来判断谁赚了、谁亏了、谁该被强制平仓(清算)。这个「真实价格」通常来自外部,比如链上的现货市场。

攻击者的剧本,就是围绕这个「喂价」机制展开的三部曲:

第一步:寻找完美的猎物
攻击者找到了 $XPL。这个代币的完美之处在于:它的永续合约在 Hyperliquid 上有交易量,但它的现货,几乎全部集中在 Arbitrum 链上一个名为 Zebra 的小交易所里,而且流动性极浅。这意味着,只需要很少的钱,就能把现货价格拉到天上去。

第二步:污染价格来源
根据链上数据,攻击者用大约 18.4 万美元的 WETH,在 Zebra 上疯狂买入 XPL 现货。结果立竿见影,现货价格在短时间内被拉高了近 8 倍。Hyperliquid 的喂价机制参考了这个现货价,于是,合约里的「真实价格」被成功污染,被人为地推向了一个荒谬的高度。

第三步:收割空头大军
当合约价格异常飙升时,所有做空的头寸都被迫面临清算。在 Hyperliquid 这样一个订单簿完全透明的平台上,谁在哪个价位会被清算,几乎是半公开的秘密。攻击者看着这张「清算地图」,精准地将价格推过了引爆点。大量空头被强制平仓,而早已埋伏好的攻击者,则轻松地接走了这些带血的筹码,最终获利约 1500 万美元

第二部分:DEX 的『完全透明』,究竟是优点还是诅咒?

这次事件引发了一个灵魂拷问:DEX 引以为傲的透明性,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个诅咒?

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透明意味着公平、可验证、没有暗箱操作。但在攻击者眼中,透明的订单簿就是一张攻击地图,自动化的智能合约就是一个自动行刑的刽子手。

协议是中立的,它无法分辨善恶。只要你按规则出牌,它就忠实执行。这种「绝对中立」在面对低流动性市场时,就成了巨鲸的提款机。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样赤裸裸的攻击面前,协议本身无能为力。

第三部分:那,躲回 CEX 就安全了吗?

既然 DEX 这么危险,回归 CEX 的怀抱如何?

CEX 确实有它的「防火墙」。严格的 KYC、内部风控团队、价格限制机制,都能有效提高这类攻击的难度。想在币安(Binance)上用 20 万美金操纵一个币种的合约价格,几乎是天方夜谭。

但这就安全了吗?不。CEX 只是把风险从「透明的恶」变成了「看不见的恶」。

在 DEX 上,规则是公开的,风险是可计算的。而在 CEX,你面对的是一个黑箱。你最大的风险,不再是外部的狙击手,而是交易所本身。FTX 和 Alameda Research 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监守自盗发生时,你将一无所知,直到一切归零。

所以,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 DEX 和 CEX 哪个更好,而是如何吸取两者的教训,创造一个更进化的物种。

第四部分:从架构底层寻找答案-以 QuBitDEX 为例

$XPL 事件告诉我们,仅仅把交易搬到链上是远远不够的。行业的未来,必须从架构层面去解决这些根本性的问题。

首先,喂价机制必须进化。单一、低流动性的现货市场,绝不能成为决定数千万美元头寸生死的唯一依据。例如 QuBitDEX 从设计之初就在探讨并确立的核心原则之一,通过聚合多个头部 CEX 的深度数据流,并结合时间加权平均(TWAP)机制,从根本上让污染价格的成本呈指数级上升。

其次,绝对的透明需要被重新思考。是否有一种可能,既能保证结算的可验证性,又能保护交易者的策略隐私?这也是 QuBitDEX 正在通过其原生 Layer-1 的 ZK 兼容性所探索的方向。 像链上暗池(dark pool)这样的混合型交易模型,可以在不牺牲去中心化信任根基的前提下,有效防止恶意狙击。

最后,协议本身必须变得更「聪明」。它需要具备原生的风险管理能力,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研读 QuBitDEX 白皮书所描述的架构中,其原生的 AI 层被设计为一个实时的风险引擎,能够动态分析市场,识别异常交易模式,并为协议级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这种将风险管理内置于协议 DNA 中的做法,代表了 DEX 架构的一个重要演进方向。

最终结论

XPL 事件给所有人上了一堂价值千万美元的课:下一代的 DEX,不能再是简单的链上复刻版。行业的未来,属于那些能够深刻理解并解决这些结构性脆弱点的协议。

真正的创新,来自于那些能将 CEX 成熟的风险控制理念,与 DEX 可验证、去中心化的精神内核进行深度合成的平台。

 

6,868
0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