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LINK:把 EIP-7702 做成真实可感的“分发基础设施”,下一站是在美国讲清楚“社交即信任” 很多项目把“账户抽象”当技术卖点,@UXLINKofficial 更像是在把它翻译成一个人人都能体会到的体验承诺:一个账号、统一 Gas、尽量少的阻力。团队今年明确从 ERC-4337 迁移到 EIP-7702,把传统 EOA 在一个交易窗口“临时智能化”,核心是让复杂的合约交互变成一句话:一键完成。这不是口号——他们同时给出“双核心合约”落地路径(UX7702Delegator 与 UX7702ValidatorProxy),通过批量调用与代理机制把用户的交互步骤与 Gas 成本压到更低,真正把“免配置体验”端给普通用户。对大多数新人来说,是否“感觉不到自己在上链”,远比背后的抽象范式更重要。 如果把“易用性”看作入口,Messari 的两篇研究给了一个更宏观的框架:UXLINK 并非单一 SocialFi 应用,而是在搭“Social Growth Layer”这一层增长基础设施——底座包括 ONE Chain、One Account/One Gas 协议与一组社交增长协议,再往上叠 AI Agent,把教育、触达、客服、留存这些“重运营动作”产品化。换句话说,它试图把“拉新—转化—交易签署”的路径缩短为一条顺滑的链路,减少每一个让新手劝退的摩擦点。这个视角也解释了为何 7702 对它格外关键:当账户在短时窗口智能化,许多“看完—点一次—就完成”的闭环才具备现实可行性。 面向美国市场的叙事也在变得更清楚。今年 8 月 11 日,UXLINK 宣布进入美国,打法并非换个地区继续空投,而是把“社交 + AI 的用户运营引擎”放进一个更合规、更本地化的框架里。它们在亚洲与非洲跑通的“Telegram 社交挖矿 + 超级 DApp 入口”模式,是否能在北美被监管、支付、托管等角色所接纳,将决定曲线的第二个拐点何时出现。就数据口径而言,CMC 的近期更新也明确了这一节点与方向:美国落地被视为接下来增长与合规的核心考题。 “社交即信任”的底层逻辑,是 UXLINK 过去几个月英文材料里反复强调的主题。传统金融里,信任由银行、券商、清算托底;在去中心化环境里,冷启动最大的不确定性其实是“我为什么要信、我为什么要用”。...
4.21万
239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