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LINK:把 EIP-7702 做成真實可感的“分發基礎設施”,下一站是在美國講清楚“社交即信任” 很多項目把“帳戶抽象”當技術賣點,@UXLINKofficial 更像是在把它翻譯成一個人人都能體會到的體驗承諾:一個帳號、統一 Gas、盡量少的阻力。團隊今年明確從 ERC-4337 遷移到 EIP-7702,把傳統 EOA 在一個交易窗口“臨時智能化”,核心是讓複雜的合約交互變成一句話:一鍵完成。這不是口號——他們同時給出“雙核心合約”落地路徑(UX7702Delegator 與 UX7702ValidatorProxy),通過批量調用與代理機制把用戶的交互步驟與 Gas 成本壓到更低,真正把“免配置體驗”端給普通用戶。對大多數新人來說,是否“感覺不到自己在上鏈”,遠比背後的抽象範式更重要。 如果把“易用性”看作入口,Messari 的兩篇研究給了一個更宏觀的框架:UXLINK 並非單一 SocialFi 應用,而是在搭“Social Growth Layer”這一層增長基礎設施——底座包括 ONE Chain、One Account/One Gas 協議與一組社交增長協議,再往上疊 AI Agent,把教育、觸達、客服、留存這些“重運營動作”產品化。換句話說,它試圖把“拉新—轉化—交易簽署”的路徑縮短為一條順滑的鏈路,減少每一個讓新手劝退的摩擦點。這個視角也解釋了為何 7702 對它格外關鍵:當帳戶在短時窗口智能化,許多“看完—點一次—就完成”的閉環才具備現實可行性。 面向美國市場的敘事也在變得更清楚。今年 8 月 11 日,UXLINK 宣布進入美國,打法並非換個地區繼續空投,而是把“社交 + AI 的用戶運營引擎”放進一個更合規、更本地化的框架裡。它們在亞洲與非洲跑通的“Telegram 社交挖礦 + 超級 DApp 入口”模式,是否能在北美被監管、支付、托管等角色所接納,將決定曲線的第二個拐點何時出現。就數據口徑而言,CMC 的近期更新也明確了這一節點與方向:美國落地被視為接下來增長與合規的核心考題。 “社交即信任”的底層邏輯,是 UXLINK 過去幾個月英文材料裡反復強調的主題。傳統金融裡,信任由銀行、券商、清算托底;在去中心化環境裡,冷啟動最大的不確定性其實是“我為什麼要信、我為什麼要用”。...
查看原文
4.21萬
239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