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AR:在抛压与竞争中找到增长节奏
过去几周,@NEARProtocol 迎来了复杂的市场局面:一方面,机构级资金的集中抛压让 NEAR 短期承受价格压力;另一方面,生态和用户数据却在同步走强,呈现出“资本短期悲观 vs 用户长期乐观”的对比。
生态进展:多点开花的扩张路径
1.Intents 平台
交易额突破 5.7 亿美元,并完成与 Sui 的集成。这意味着 NEAR 不仅在自身生态内部形成流动性,还在积极打通跨链合作。
2.NearDA(数据可用性层)
在 EigenDA、Celestia、Avail 这些“大玩家”环伺的赛道里,NearDA 主打低成本与垂直应用场景(尤其是游戏与高频应用),差异化竞争非常明显。
3.Bitwise 合作的质押 ETP
推出与 Bitwise 合作的质押型 ETP(类似 ETF 产品),进一步降低机构入场门槛。这是 NEAR 将自己纳入传统金融体系的一步关键棋。
4.应用层产品
Shade Agent Sandbox 上线
HOT Craft 打造跨链 NFT 市场
这些都为生态补齐了更多应用拼图。
用户与市场表现:冷热交织
用户端亮眼:
周活跃用户突破 1600 万,环比增长 18.4%,直接超越 Solana,表明 NEAR 在“真实用户增长”上正在建立优势。
价格端承压:
机构在 8 月中旬抛售近 2000 万枚 NEAR,导致价格从 3.05 美元下探到 2.75 美元,目前回升至 2.8 美元附近。资本短期选择套现,但链上活跃度和应用进展说明,用户层面的增长正在对冲资金面的悲观。
深度解读: $NEAR 的长期价值逻辑
1. 资本短期离场,不等于基本面恶化
抛压带来价格下跌,但生态和用户的增长反而说明 NEAR 具备抗压性。短期噪音未必影响长期价值。
2. NearDA:数据可用性竞争的差异化打法
Celestia 和 EigenDA 强调高性能与扩展性,而 NEAR 走的是 低成本 + 垂直应用场景 的路线。如果未来 Web3 游戏或高频微支付场景真正爆发,NearDA 可能是最先吃到红利的一批。
3. 用户是最硬核的护城河
NEAR 已经展现出活跃用户大幅增长的趋势。Crypto 世界里,真实用户增长往往比价格更能体现链的生命力。
4. 机构与 DeFi 双线进击
通过与 Bitwise 的合作,NEAR 不仅在 DeFi 赛道发力,还在机构市场建立敲门砖。这种“双通道”布局是值得长期关注的信号。
展望与思考
短期来看,NEAR 可能还会受到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动的影响。
中长期来看,NEAR 的生态闭环逐渐成型:用户 → 应用 → 基础设施 → 机构产品。
如果 NearDA 能在低成本赛道里跑出规模应用,再结合 Intents 与跨链生态的协同效应,NEAR 在下一波叙事周期中有望成为基础设施级别的赢家。
总结
当前处于一个典型的“估值压力与生态扩张并存”阶段。
价格或许承压,但用户与生态正在释放长期价值信号。
作为观察者,攻城狮更关注的是:
NearDA 是否能切入真正的高频应用场景?
用户增长能否转化为更稳定的链上价值沉淀?
机构合作是否会为 NEAR 打开更大的资金入口?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 NEAR 是否能在下一个牛市叙事中,从“潜力股”走向“基础设施核心”。

3.84万
196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