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ai 就是 defi 的下一步与未来,唯一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抵达那里?
从技术路径看,目前 defai 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派别:
基建派:专注构建 ai 驱动的底层协议
应用层派:在现有 defi 协议上叠加 ai 功能,如交易策略优化
我认为应用层会率先突破。原因很简单:用户需要的是立即可用的价值。
不过其中也有例外,@gizatechxyz 作为 defai 基建,属于“两手抓两手硬”的那种。长话短说,Giza 既构建了:
生产级的基础设施,即 DeFAi 底层协议 Giza Protocol ,其核心架构包括语义抽象层、代理授权层、去中心化执行层三个层面,允许各类 AI 代理基于其底层架构蓬勃发展。
又打造了:
具有强烈市场吸引力的旗舰应用,即基于 Giza 的旗舰 AI 代理 ARMA ,实时扫描所有 Base 借贷平台借贷池,持续监控和评估 AAVE、Morpho、Compound、Moonwell 等协议,分析 APR 变化和 Gas 成本波动,为用户提供最优的稳定币收益。
8 月 11 日, ARMA 代理交易量突破 10 亿美元。这意味着在无任何人工干预情况下,数十亿美元的交易量已被优化。通往 10 亿美元的历程并非一蹴而就,Giza 为此花费了:
整 8 个月时间(从 24 年 12 月对用户公开起算)
超过 30 万笔交易
从 Aave 到 Compound 再到 Morpho 的不断整合
Giza 的策略本质上是“先证明价值,再扩展基建”。通过 ARMA 这样的旗舰产品,他们首先验证了 ai 在 defi 中的实际价值——10 亿美元交易量不是虚的,这是真金白银的市场验证。
不过,ARMA 的成功也创造了“甜蜜的负担”,很多人心中,Giza 仅是一个“稳定币收益代理”,而忘了 Giza Protocol 作为“无需信任、上下文感知和去许可的代理基建”的更宏大使命。这既是护城河也是天花板。深层原因在于,当前 DeFAI 市场还处于教育阶段。用户更容易理解具体的应用场景,而不是抽象的基建概念。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打造更多“代表作”,推出用例更多样、涵盖用户更庞大、解决实际问题更多的多样化代理。这恰恰也是 Giza 团队在努力的方向。
Giza 官方近日不断发文铺垫,暗示大事即将发生,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第二款旗舰 AI 代理就要来了。即将推出的第二款代理,很可能会选择一个与稳定币收益完全不同的领域——比如跨链套利或者 meme 币趋势捕捉。这样的组合拳能够展示 Giza 基建的通用性,而不是局限于单一场景。
总之,Giza 正在走一条正确但艰难的路:用具体的成功案例教育市场,同时构建底层支撑更大的市值想象空间。

1.72万
22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