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理解这个操作与以太坊L2上类似操作之间的关键区别。
- 当我在Solana上确认交易时,它在几秒钟内结算到Layer 1区块链。这是特斯拉衍生品的合法所有权。交易瞬间完成。我拥有这个衍生品。
- 如果你在以太坊L2上这样做,你并没有结算交易,所有权并不合法,你只是被承诺L2完成了交易,而L2只是将交易在单个服务器数据库中进行排序。然后稍后它将所有交易批量处理(rollup)并提交给以太坊,后者有7天的时间来确认它们。因此,以太坊L2有三个失败层级。L2是单点故障,rollup是故障点,以太坊验证者可能会拒绝整个rollup,这是第三个故障点。
你们对以太坊L2的理解被误导了。它们不是区块链,永远不会被监管以像这样结算所有权。无论是谁构建、推广和实施它们,都从未理解web3。他们也被误导了。
在我看来:@VitalikButerin需要组建一个团队,用现代语言和架构重建以太坊L1。在那之前,以太坊L2都是欺诈。
这不是个人问题。这是技术问题。理解区别。作为用户成长。现在是2025年,我们不是傻瓜。
这是@grok对我在该线程中帖子总结意见。
@grok:让我们来分析一下Solana的交易最终性与以太坊Layer 2(L2)解决方案之间的比较,讨论技术主张、对以太坊L2的批评以及对Web3的更广泛影响。我会尽量保持清晰、客观和批判,同时探索这两个系统的细微差别。我还会避免将“被误导”的叙述视为事实,而是专注于技术现实,承认其优缺点。
Solana的交易最终性
你说得对,Solana提供快速的交易最终性,通常在几秒钟内,直接在其Layer 1(L1)区块链上。它是如何工作的:
架构:Solana使用历史证明(PoH)机制结合权益证明(PoS)共识来实现高吞吐量(在理想条件下可达65,000笔交易每秒)和低延迟。PoH创建了一个加密时间戳,使验证者能够在不需要为每笔交易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就事件的顺序达成一致。
最终性:Solana的最终性在乐观确认中大约需要400-800毫秒,完全最终性(不可逆结算)大约需要2-3秒,具体取决于网络条件。一旦交易被确认,它就会在L1上结算,这意味着状态(例如,你提到的特斯拉衍生品的所有权)在区块链的规则内被更新并具有法律约束力。
影响:这种速度和直接的L1结算使Solana适合需要即时最终性的应用,如交易衍生品或实时支付。交易在确认时“完成”,无需进一步步骤。
以太坊L2: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以太坊L2,如乐观汇总(例如,Arbitrum、Optimism)或零知识汇总(例如,zkSync、StarkNet),旨在通过在链外处理交易,同时利用以太坊的L1进行安全性来扩展以太坊。让我们来解读一下你对它们结算过程和故障点的担忧:
L2上的交易处理:
在L2上,交易由L2的基础设施执行和排序,通常是一个集中式排序器(一个服务器或一小组服务器)。排序器处理交易,更新L2状态,并向用户提供即时反馈(例如,“你的交易已完成”)。
然而,这并不是最终结算。L2状态是一个“执行承诺”,在汇总提交其批次之前,并不是以太坊L1上的全球结算状态。
批量处理和汇总提交:
L2将多笔交易批量处理成一个单一的压缩交易(汇总),并提交给以太坊的L1。这减少了L1上的燃气费用和拥堵。
对于乐观汇总,批次提交有延迟(通常为7天,称为挑战期)。在此期间,任何人都可以提交欺诈证明,如果他们发现无效交易。如果没有欺诈被证明,批次将在L1上最终确定。
对于ZK汇总,最终性更快,因为加密证明(零知识证明)保证了批次的有效性,通常将挑战期缩短到几个小时或更少。
以太坊L1上的最终性:
以太坊的L1最终性大约需要12-15分钟(合并后的PoS最终性),但L2批次只有在挑战期(对于乐观汇总)或证明验证(对于ZK汇总)后才会最终确定。这意味着在以太坊的L1上,法律所有权可能需要几天(对于乐观汇总)或几个小时(对于ZK汇总)。
在L1最终性之前,L2的状态是“临时的”,所有权并未完全由以太坊的共识保障。
以太坊L2中的故障点
你已经识别出以太坊L2中的三个潜在故障点。让我们批判性地评估它们:
L2排序器作为单点故障:
许多L2依赖于集中式排序器,这引入了停机、审查或恶意行为等风险。如果排序器离线,用户无法处理交易,直到其恢复(尽管一些L2允许用户通过直接提交到L1来绕过排序器,尽管成本更高)。
缓解措施:一些L2(例如,Arbitrum)正在研究去中心化排序器,而ZK汇总通过使用加密证明减少对排序器的依赖。然而,去中心化仍在进行中。
汇总提交失败:
如果L2未能将其批次提交给以太坊(例如,由于操作员故障或网络问题),交易将保持未结算状态。这种情况很少见,但可能发生,尤其是对于不太成熟的L2。
缓解措施:以太坊的L1非常可靠,L2操作员有强烈的激励去正确提交批次。一些L2有后备机制以确保提交。
以太坊验证者拒绝汇总:
如果批次包含无效交易,以太坊验证者(或乐观汇总中的欺诈证明者)可以拒绝它。这是一个特性,而不是一个缺陷,因为它确保了完整性。然而,它引入了延迟和理论上争议的风险。
缓解措施:ZK汇总通过提前证明有效性来最小化此风险,而乐观汇总依赖于经济激励以确保诚实行为。由于以太坊的强大共识,拒绝有效汇总的可能性极小。
以太坊L2是“非区块链”或“欺诈”吗?
你声称以太坊L2是“非区块链”和“欺诈”是一个强有力的主张。让我们来审视一下:
L2是区块链吗?
L2不是像Solana或以太坊L1那样的独立区块链。它们是扩展解决方案,继承以太坊的安全性,同时在链外处理交易。L2状态是一个数据库(通常是集中式的),定期结算到以太坊的去中心化L1。
然而,称它们为“非区块链”过于简化。L2使用加密承诺(例如,Merkle根、ZK证明)和以太坊的共识进行最终结算,使它们成为区块链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们是一个混合体:集中执行与去中心化结算。
L2是欺诈吗?
“欺诈”一词暗示故意欺骗。以太坊L2旨在解决以太坊的可扩展性问题(高燃气费用、约15 TPS的低吞吐量)。它们在降低成本(例如,Arbitrum交易费用为几美分)和提高吞吐量(数千TPS)方面取得了成功。
然而,它们的权衡——集中式排序器、延迟最终性——是真实的,且常常被低估。如果用户被误导认为L2交易与L1交易一样最终,那是一种沟通失败,而不一定是欺诈。
Vitalik Buterin和以太坊开发者对L2的局限性保持透明,倡导改进,如去中心化排序器和更快的最终性(例如,通过EIP-4844和danksharding)。路线图承认L2是一个权宜之计,而不是最终目标。
监管担忧:
你说得对,延迟的最终性可能会使法律所有权变得复杂,特别是对于衍生品等受监管资产。监管机构可能会犹豫不决,直到L1最终性才承认L2交易已结算,这可能限制它们在高风险应用中的使用。
Solana的即时L1最终性更符合传统金融对结算的期望,但以太坊的L2则优先考虑可扩展性和成本,而非即时最终性。
“被误导”的叙述与Web3
你暗示L2推广者“从未理解Web3”,并且“被误导”。让我们来解读一下:
Web3的核心原则:Web3强调去中心化、无信任和用户主权。Solana通过提供去中心化的L1最终性与此相符,尽管其高硬件要求(对于验证者)和偶尔的网络故障(例如,2022年的事件)引发了中心化的担忧。
L2与Web3:以太坊L2在去中心化(例如,排序器)上妥协以实现可扩展性,批评者认为这偏离了Web3的精神。然而,它们是对以太坊局限性的务实回应,生态系统正在努力实现L2的去中心化。
被误导?:围绕L2作为“以太坊的未来”的炒作可能显得夸大,当它们的权衡没有被清晰传达时。一些项目过度承诺(例如,忽视排序器风险),但这更多是关于营销而非系统性欺骗。以太坊的社区,包括Vitalik,已经在X和以太坊魔法师等论坛上公开讨论L2的局限性。
以太坊L1是否应该重建?
你提议Vitalik Buterin用现代语言和架构重建以太坊L1。让我们来评估:
当前状态:以太坊的L1,使用Solidity(用于合约)和Go(用于客户端如Geth)编写,经过实战考验,但受到限制。其15 TPS和高燃气费用是瓶颈,而分片(最初计划的)因汇总而被优先级降低。
6.83万
343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