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础设施主导权看Bluefin的战略价值 在一众DEX项目中,@bluefinapp正逐渐展现出被严重低估的独特属性,它不仅是一个交易平台,更是Sui生态的金融基础设施引力中心。 三重引力效应搭建Bluefin的护城河。解读: 1. 流动性引力:生态级的“赢者通吃” Bluefin Pro的上线带来了惊人的流动性聚集效应: 🔹短短6周内,TVL从 328M → 483M,新增资金155M,而主要竞争对手几乎停滞。 🔹市占率方面,Bluefin已掌控 Sui生态38%的DeFi锁仓量与33%的DEX交易份额。 这种压倒性的增长并非普通DEX的格局,而是生态基础设施才具备的“赢者通吃”效应。Bluefin的流动性已经成为整个Sui生态的重力井。 2. 技术引力:Move VM上的订单簿突破 Bluefin实现了一个被市场低估的里程碑:在Move VM上构建首个高性能订单簿DEX。 🔸性能层面:借助Sui的并行处理能力,Bluefin已达到CEX级延迟。 🔸生态壁垒:作为唯一成熟的衍生品DEX,Bluefin构筑了强大先发优势。 🔸复合效应:其他DeFi项目开始依赖Bluefin的流动性基础设施,形成生态依赖。 这种技术突破使@bluefinapp在Sui上扮演的角色,更接近“标准制定者”,而非普通DEX的替代品。 3. 资本引力:机构背书的差异化 Bluefin的资本结构直接揭示其战略高度: 🔹VC阵容:Polychain、ParaFi、CMS等顶级基金。 🔹差异化:全球头部高频交易公司 Flow Traders 的战略投资。 Flow Traders的进入不仅意味着机构级做市和流动性支持,更代表着传统金融对Bluefin“基础设施角色”的认可。其独特的“CeFi + DeFi”资本结构,为@bluefinapp构筑了其他DEX难以复制的信任壁垒。 结论:基础设施价值重估 Bluefin不应被视为普通的DEX项目,而应理解为Sui生态的金融基础设施垄断者。 当前估值(FDV为82M)相对其基础设施地位严重低估。 对比同类项目:dYdX(1.2B)、GMX(600M),Bluefin的估值折扣主要来自: 👉Sui生态相对较新 👉市场对其基础设施属性认知滞后 👉供应解锁担忧的过度反应 一旦市场完成认知切换,估值修复将是必然。 投资建议(参考@Surf_Copilot给出建议): $BLUE 在0.0825技术突破确认后建仓,目标价格$0.12-0.15(对应FDV 120-150M),对应50-80%涨幅空间。
1.24万
22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