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礎設施主導權看Bluefin的戰略價值 在一眾DEX項目中,@bluefinapp正逐漸展現出被嚴重低估的獨特屬性,它不僅是一個交易平台,更是Sui生態的金融基礎設施引力中心。 三重引力效應搭建Bluefin的護城河。解讀: 1. 流動性引力:生態級的“贏者通吃” Bluefin Pro的上線帶來了驚人的流動性聚集效應: 🔹短短6週內,TVL從 328M → 483M,新增資金155M,而主要競爭對手幾乎停滯。 🔹市佔率方面,Bluefin已掌控 Sui生態38%的DeFi鎖倉量與33%的DEX交易份額。 這種壓倒性的增長並非普通DEX的格局,而是生態基礎設施才具備的“贏者通吃”效應。Bluefin的流動性已經成為整個Sui生態的重力井。 2. 技術引力:Move VM上的訂單簿突破 Bluefin實現了一個被市場低估的里程碑:在Move VM上構建首個高性能訂單簿DEX。 🔸性能層面:借助Sui的並行處理能力,Bluefin已達到CEX級延遲。 🔸生態壁壘:作為唯一成熟的衍生品DEX,Bluefin構築了強大先發優勢。 🔸複合效應:其他DeFi項目開始依賴Bluefin的流動性基礎設施,形成生態依賴。 這種技術突破使@bluefinapp在Sui上扮演的角色,更接近“標準制定者”,而非普通DEX的替代品。 3. 資本引力:機構背書的差異化 Bluefin的資本結構直接揭示其戰略高度: 🔹VC陣容:Polychain、ParaFi、CMS等頂級基金。 🔹差異化:全球頭部高頻交易公司 Flow Traders 的戰略投資。 Flow Traders的進入不僅意味著機構級做市和流動性支持,更代表著傳統金融對Bluefin“基礎設施角色”的認可。其獨特的“CeFi + DeFi”資本結構,為@bluefinapp構築了其他DEX難以複製的信任壁壘。 結論:基礎設施價值重估 Bluefin不應被視為普通的DEX項目,而應理解為Sui生態的金融基礎設施壟斷者。 當前估值(FDV為82M)相對其基礎設施地位嚴重低估。 對比同類項目:dYdX(1.2B)、GMX(600M),Bluefin的估值折扣主要來自: 👉Sui生態相對較新 👉市場對其基礎設施屬性認知滯後 👉供應解鎖擔憂的過度反應 一旦市場完成認知切換,估值修復將是必然。 投資建議(參考@Surf_Copilot給出建議): $BLUE 在0.0825技術突破確認後建倉,目標價格$0.12-0.15(對應FDV 120-150M),對應50-80%漲幅空間。
查看原文
1.27萬
25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