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交易量1.5萬億美元登頂鏈上合約王座,Hyperliquid(HYPE)是下一個 SOL?
原創|Odaily 星球日報(@OdailyChina)
作者|Wenser(@wenser 2010 )
市場震盪時期,鏈上合約行情越發火熱,Hyperliquid 平臺交易量、HYPE 代幣市值齊創歷史新高:累計交易量突破 1.5 萬億美元,HYPE 代幣價格一度突破 45 美元。
亮眼的成績背後,既離不開巨鯨、散戶們的多空合約操作,也離不開投資機構們的與交易增持。
6 月底,知名投資機構 Galaxy 和 ManifoldTrading 將共計 3000 萬美元的 USDC 存入 HyperLiquid,並開始購買 HYPE 代幣;此前,美股上市公司 Lion Group Holding Ltd.(股票代碼:LGHL)還曾配置 200 萬美元購買 HYPE 代幣。
有關“機構入場佈局 HYPE” 的討論愈演愈烈,更有人喊出了曾經的那句口號——“HYPE 是下一個 SOL”——上一個被寄予厚望則是 SUI,這也是 HYPE 首次被拔高到如此地步來討論。
Odaily星球日報將於本文對這一推測予以簡要分析,探尋 HYPE 背後的上漲動力與未來潛力。
HYPE 的上漲動力學:平臺、機構與場外買盤
區別於 SUI 價格的相對穩定,HYPE 代幣的價格可謂是經歷了一系列的大起大落。
今年 3 月,由於平臺機制設置問題,Hyperliquid 平臺 HLP 一度因被大戶定點爆破損失數百萬美元,平臺也因回滾數據而深陷信任危機。(Odaily星球日報注:詳情可參考《Hyperliquid 巨鯨為何自爆式平倉?數百萬美元虧損誰在承擔?》、《為彌補超 2 億美元虧損,Hyperliquid“拔網線式”強行結算引爭議》等文章。)HYPE 價格也被殃及池魚,從 13 美元左右一度下跌至 10 美元附近,不少人當時甚至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