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 ETF 的「諾曼底時刻」:SEC 新規默許質押收益,Coinbase 成最大贏家
撰文:Luke,火星財經
2024 年 1 月,比特幣現貨 ETF 的獲批,是加密資產攻入傳統金融堡壘的一次成功的「搶灘登陸」。然而,真正的「諾曼底時刻」——那場決定未來戰局、成建制、大規模的「主力部隊」登陸,正隨著近期一份看似平淡的監管文件悄然開啟。
近日,由 Cboe BZX 交易所和納斯達克提交的規則變更提案(SR-CboeBZX-2025-104 等),正試圖為山寨幣(Altcoins)建立一條「通用上市標準」的快車道。這並非一次小規模的增援,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制度化登陸」。其核心戰術有二:一是開闢一條標準化的高速公路,讓後續部隊(山寨幣 ETF)能源源不斷地進入;二是在武器庫中悄然加入了一項「新式武器」——被監管「默許」的質押收益(Staking Yields)。
而在這場波瀾壯闊的金融變革圖景中,當我們仔細審視「登陸場」的地理位置和「後勤補給線」的掌控者時,一個名字赫然浮現:Coinbase。這家美國最大的加密交易所,正憑藉其無可比擬的生態系統優勢,被這套新規不經意地推上了「最大贏家」的寶座。
從逐案審批到高速公路
此前,任何加密 ETF 的誕生都需經歷 SEC 漫長而嚴苛的「逐案審批」,充滿了不確定性。而新的「通用上市標準」徹底改變了遊戲規則,其核心是:任何一個加密資產,只要其期貨合約在 CFTC 監管下的市場(如 CME 或 Coinbase 衍生品交易所)穩定交易滿六個月,其現貨 ETF 就有資格通過「快車道」上市。
SEC 的意圖是建立一套可擴展的監管框架,但客觀上,這卻將審批權的一部分「下放」了。新的權力中心,從華盛頓的 SEC 辦公室,轉移到了那些能夠提供合規期貨交易的平臺門口。
雖然 CME 也是其中之一,但其更專注於比特幣、以太坊等超大盤資產。對於廣闊的山寨幣世界而言,真正的「灘頭堡」無疑是 Coinbase 衍生品交易所。它擁有上架更多元化山寨幣期貨的靈活性和意願。因此,一個項目能否讓自己的代幣 ETF 化,其第一道、也是最關鍵的一道關卡,從遊說 SEC 議員,變成了努力在 Coinbase Derivatives 上線其期貨產品。
第一波登陸部隊:候選名單已清晰可見
這套清晰的規則,讓我們得以首次擺脫純粹的猜測,能夠基於一個明確的公式,直接鎖定第一批「登陸部隊」的名單。這些「先頭部隊」已經完成了在合規期貨市場的「戰前演練」,彈藥充足,只待衝鋒號吹響。
根據這一邏輯推斷,首批最有可能獲批的山寨幣 ETF 候選名單已躍然紙上:
來自 Coinbase 陣營的選手包括:Avalanche (AVAX)、Chainlink (LNK)、Polkadot (DOT),甚至包括市場熱度極高的 Shiba Inu (SHB)。這些代幣的期貨合約在 2024 年就已在 Coinbase Derivatives 備案或上線,到新規正式通過之時,其「服役」時間將遠超六個月的硬性要求。
-
來自 CME 陣營的重量級選手則是 Solana (SOL),其期貨產品在機構雲集的 CME 上早已穩定運行,具備極強的合規基礎。
-
因此,當市場還在熱議「下一個獲批的會是誰」時,答案其實已經隱藏在交易所的公開信息裡。這批資產將是新規通過後,第一波衝擊華爾街的 ETF 產品。緊隨其後的,將是像 Cardano (ADA) 這樣期貨上線稍晚、構成「第二梯隊」的資產。
Coinbase 為何是「天選之子」
如果說成為「准入閘口」是新規帶來的戰略優勢,那麼其中關於質押的條款,則直接指向了巨大的商業利益。當我們可以預見一隻「附帶質押收益的 Solana ETF」或「Polkadot ETF」的出現時,就能理解這一條款的威力。
新規 14.11(e)(4)(G) 條款精妙地規定,只要 ETF 發行商能確保有 85% 的資產可隨時贖回,或為此建立完備的「流動性風險管理計劃」,那麼包含質押收益的 ETF 產品就是被允許的。這等於「默許」了將 DeFi 世界的原生收益機制,打包進華爾街最主流的金融產品中。
而誰是這項業務的最大受益者?依然是 Coinbase。作為全球最大、最受信任的機構級質押服務商之一,Coinbase Custody 幾乎是所有 ETF 發行商的首選合作伙伴。無論是上述名單中的哪一個代幣被 ETF 化並附帶質押,Coinbase 都將通過提供託管和質押服務,賺取服務費和收益分成,其質押業務部門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綜合來看,SEC 的新規就像是為 Coinbase 的「全棧式」商業模式量身定做的一份大禮。它完美地串聯起了 Coinbase 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商業飛輪:
-
期貨市場(入口):Coinbase Derivatives 成為 ETF 的「資格認證中心」,吸引所有渴望被主流接納的項目方前來「朝聖」,帶來交易量和上幣費。
-
質押與託管(引擎):Coinbase Custody 成為質押型 ETF 的「核心基礎設施」,為 AVAX、SOL、DOT 等未來 ETF 的底層資產提供服務。
-
現貨市場(基礎):ETF 的申購與贖回機制將為 Coinbase 的現貨市場帶來海量的交易深度和手續費收入。
-
監管合作(護城河):ETF 發行商必須與底層期貨市場簽訂「監控共享協議」,這讓 Coinbase 成為了貝萊德、富達等華爾街巨頭在山寨幣領域不可或缺的「監管科技」合作伙伴。
這一系列優勢環環相扣,使 Coinbase 從一個加密行業的領軍者,轉變為連接加密世界與傳統金融的「核心樞紐」。
結語:從「監視 SEC」到「關注 Coinbase」
正如「諾曼底登陸」標誌著二戰歐洲戰場的轉折,這次「通用上市標準」的提出,也標誌著加密資產融入主流金融的轉折點。它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一個由清晰規則驅動、可大規模複製的山寨幣 ETF 化時代。
而在這場宏大的歷史進程中,SEC 通過一次巧妙的制度設計,在解決了自身監管難題的同時,也無意中「加冕」了新的王者。市場的焦點,或許將從日復一日地猜測 SEC 的態度,轉向更加實際地關注 Coinbase 的下一步棋——因為它的每一次期貨上幣決策,都可能是在為下一隻登陸華爾街的、名單已清晰可見的 ETF,吹響集結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