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ndle 對於成長的看法 我知道 Pendle 在這裡被討論得很透徹,但其實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不僅僅是協議本身,還有 Pendle 如何看待成長。 我在 YouTube 上收集了超過 4-6 小時的訪談,將它們放入 AIStudio 和 NotebookLM 中提取: 1) 問題 2) 期望 3) 其他一般評論 以下是一些評論: 🟢 拉動(優勢): - 願景:旨在成為加密貨幣的「收益 Uniswap」。 - 需求:滿足機構對固定利率產品的需求。 - 生態系統:鼓勵其他協議在其收益代幣(PTs)上進行建設。 - 未來:為現實世界資產(RWA)敘事做好定位。 🟡 推動(挑戰): - 複雜性:對新用戶來說,使用體驗具有挑戰性,需要簡化界面。 - 反應性:成長與市場敘事(LSTs、積分)相關,這使其變得反應性而非主動。 - 受限:團隊策劃市場,這與完全無需許可的「Uniswap」模型形成對比。 🔴 擔憂(風險): - 依賴性:表現與基礎資產相關。當一個受歡迎資產的收益池到期(例如,USDe)時,TVL 可能會急劇下降。 - 安全性:承擔其支持的每個基礎代幣的風險。 - 監管:持續的威脅,需要採取地理圍欄等措施。 - 持續 churn:面臨不斷尋找新收益來源的需求,以在池成熟後保留資本。 🤔 那麼,有哪些未解的問題?(這只是我在思考) - 人們是為了收益還是固定收益而來?這是一個重要的區別,因為缺乏「保留」意味著人們在追逐收益,而不是真正有固定收益的用例。固定收益投資者在投資前後對 PT 做什麼? - 分段、分段、分段。這裡的用戶是誰?穩定幣農民?借貸包裝代幣農業?積分?哪個更好?哪個更具規模? - 有哪些更持久的資產可以上線,而不是依賴當天 YBS 代幣的變化? - 如果費用隨著交易量增加而增加,那麼穩定的收益 = 無交易 = 較低的收入?Pendle 如何滿足更波動的需求?通過資產? 等等等等。 🎬 結束 我對 Pendle 還很陌生,並且會說這些訪談對於理解他們面臨的成長痛苦是很有見地的。希望這能為任何試圖理解他們的人提供背景。
查看原文
8,802
2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