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市場推動力,和去年的邏輯的邏輯都有那些區別。#aster 直接買 2024年那波上漲,說白了是靠現貨 ETF 擡起來的。機構通過合規渠道配置了一部分倉位,然後鎖倉,幾乎沒什麼主動交易。好處是把傳統資金口子打開了,壞處也顯而易見:這種資金屬於“被動配置”,只進不動,不會製造持續性的市場動能。等到今年,ETF驅動的勢能基本消耗殆盡。 但 2025 年,美國監管態度突然放鬆,直接把市場心態翻轉了。 一方面,SEC放棄了那套“DeFi 全員是經紀商”的極端框架。原來前端、流動性提供者甚至開發者都可能被強行戴上券商的帽子,現在徹底撤銷,意味著美國本土的協議和團隊不用再擔心被一鍋端。 另一方面,IRS 在數字資產報稅細則上選擇了分階段執行。2025年只要求申報交易額,更複雜的成本基礎延後到 2026 才落地,相當於給交易者、做市商和機構預留了一大段緩衝期。 這兩個變化疊加的效果,就是把鏈上參與者最怕的“合規雷”直接拆掉了。也正因為如此,鏈上衍生品市場在過去幾個月裡全面爆發。比如 Hyperliquid,光 7 月一個月的成交額就衝到 3300 億美元,這在前幾年是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ETF資金是一次性灌溉,流完就沒了;而鏈上衍生品的交易,是循環往復的活水,加上槓桿效應,可以把波動和趨勢不斷放大。 所以,對比去年的“ETF行情”,今年的動力顯得更真實,也更有持續性。接下來看盤,ETF流入流出已經不是重點,誰盯著它誰落伍。真正的風向,早就切換到鏈上:永續合約的深度、持倉量(OI)、點差才是決定行情溫度的核心指標。 ETF資金確實撐起了上半場,但真正的爆發力還得看鏈上,美國監管鬆綁後,DeFi尤其是永續合約協議(如Hyperliquid)的爆發式增長 現在鏈上交易深度和持倉量才是隱藏風向標:機構和大戶敢在鏈上加槓桿,說明對後市真看好,而不是被動跟買ETF~ #BNB #ASTER #DOGE #BTC
查看原文
3.88萬
20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