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是階梯,期待穩定幣公鏈版本的 L2/L3 故事重演!

在未來缺乏創新突破、且穩定幣市場將迎來大牛市的背景下,各大穩定幣協議紛紛著手構建自有公鏈,本質上是將原本屬於以太坊或其他穩定幣公鏈的真實交易收入,遷移到自身生態之中。
🤔 那麼,類似 L2/L3 分流以太坊的情況,會不會在穩定幣紛紛自建公鏈後再次上演?
答案似乎很可能是肯定的。
畢竟,穩定幣是 DeFi 的基石,它的遷徙,也意味著 DeFi 的遷徙。
節選自律動的文章:
雖然 Tether 自己的利潤也高得誇張,但這主要來自利差和投資收益,與 USDT 的交易量無關。每增加一筆 USDT 交易,Tether 獲得的直接收益為零,所有手續費都進入了公鏈的口袋。
Circle 的處境也差不多。USDC 在以太坊上的每筆交易都要消耗 ETH 作為 Gas 費。按以太坊當前的交易費用水平,如果 USDC 能達到 USDT 的交易規模,僅手續費一項就能為以太坊網絡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年收入。但 Circle 作為 USDC 的發行方,從這些交易中拿不到一分錢。
更讓這些公司鬱悶的是,交易量越大,錯失的收益就越多。USDT 的月交易量從 2023 年的幾千億美元增長到現在的超過 1 萬億美元,但 Tether 從交易環節獲得的收益始終是零。
這種「看得見卻拿不到」的格局,是驅使他們自建公鏈的核心動因。

4,878
1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