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計算類比中,AWS 做了兩件簡單的事情: - 性能:可擴展且可靠,幫助初創企業無限成長 - 以建設者為先:建設者擁有業務並獲取收益。AWS 只是個可靠的基礎 Celestia 也應用相同的原則,適用於希望使用可驗證數據庫作為後端的應用: - 性能:可擴展的 DA(數據發布證明),讓可驗證應用無限成長(1GB/s + 2d DAS = 在我看來這是基本要求) - 以建設者為先:建設者完全擁有應用(Celestia 的 Rollups 類似於沒有啟動、維護和對齊麻煩的 L1)並獲取收益 像 AWS 一樣,Celestia 只是個堅實可靠的基礎,能夠擴展以滿足應用的需求,同時不干擾其運行 另一個有用的思維模型是 Celestia 試圖實現的 Web2 可擴展性 + Web3 可驗證性 @hibachi_xyz 是第一個在 Celestia 上啟動的訂單簿,但還有許多團隊即將推出,包括 @rise_chain、@etherealdex、@Trade_VEX 和一些未公布的團隊 @bulletxyz_ 也計劃將數據發布到 Celestia,以防 Solana 的 DA 吞吐量成為長期限制(這將採取混合方法,其中批量承諾將發布到 Celestia,同時保持執行與 Solana 緊密耦合) 我認為想像在未來幾年這些鏈上線後,DA 需求達到每秒數十 MB 的高品質需求並不誇張(作為參考,hyperliquid 當前的最大容量為 30MB/s)——這意味著僅中央限價訂單簿就可能完全飽和 v6 的吞吐量。這將是 Celestia 的第一次真正的實證測試(也許是模組化的 eclipse 的 turbo tap 遊戲)所引發的需求論證 雖然中央限價訂單簿是第一種需要大量 DA 的應用(在我看來,Celestia 幾乎無法快速擴展以充分利用這一點),但它們很可能遠非最後一種 用 @zmanian 的話說: “人們忘記了這些龐大的訂單簿系統。例如:你在打開 Instagram 時看到的廣告……所有這些都是龐大的系統,支撐著互聯網,而今天它們完全沒有可驗證性” 一個 Celestia 達到其全部潛力的世界是一個可驗證的鏈上計算支撐著大多數看似無形的訂單簿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普通人每天進行大約 100 次可驗證的交易(其中許多是社交交易),每筆交易的費用僅為幾分之一美分,甚至沒有意識到(機器人/代理可能進行 1 到 2 個數量級以上的交易)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我們甚至還沒有開始想像可以用 1000-10000 倍更可驗證、私密且便宜的鏈上 DA 構建的應用。就像在 iPhone 出現之前,我們無法想像 Uber、Instagram 或 Google Maps 一樣 如果 Celestia 成功,驗證伺服器(即 Rollups)和普通伺服器之間的性能和用戶體驗差異將微乎其微,並將被鏈上優勢顯著超越——順便說一下,這也與 @sovereign_labs 的理論一致(這是這個領域中最強大、反極端主義和思維最清晰的團隊之一) 想得更大一些 🦣
Celestia與雲計算的相似之處 在2000年代,企業自建伺服器(大型公司)和網路托管(小型公司或愛好者)是構建網路應用的主要方式,但像AWS這樣的雲服務提供商看到了結合兩者優點的機會。雲計算使公司能夠部署虛擬伺服器,具備自建伺服器的規模和可定制性,但無需承擔設置的成本和麻煩,就像使用共享網路托管服務一樣。 事實證明,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比其他替代方案要好得多,因此到2015年,雲計算已成為構建網路應用的默認方式。行業從未回頭,雲計算市場每年繼續增長20%,成為亞馬遜、微軟和谷歌等Web2公司的巨大現金牛。大型企業仍然使用自建伺服器,但相對較少。即使是像Netflix和Airbnb這樣的大公司也繼續使用雲服務。 今天在2020年代,L1(用於大型項目/企業,如自建伺服器)和智能合約(用於小型項目,如共享網路托管)是構建去中心化應用的主要方式,但Celestia看到有機會提供一種服務,讓你獲得兩者的最佳體驗。Celestia使團隊能夠部署虛擬區塊鏈,具備自有L1的規模和可定制性,但無需承擔啟動自己的L1共識網路的成本和麻煩,就像使用智能合約一樣。 這顯然是比大多數用例的替代方案更好的構建方式,就像之前的雲計算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像Celestia這樣的模組化鏈將成為構建去中心化應用的主流方式。
查看原文
1,080
0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