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圍繞 5 月 5 日 Crescendo 硬分叉提供更多教育,一系列新的文章將概述升級的 10 個核心功能 - 以及針對 6 個關鍵使用者群的 10 個相應好處。
這不是一個完整的清單 - 而是對這一歷史里程碑的基礎和一瞥。
功能 1:每秒 10 個塊 (BPS)
每個都基於@michaelsuttonil帖子中的見解。歡迎提問和討論。
請參閱線程中的帖子連結。

邁克爾的帖子:
所有 crescendo 的腦力轉儲,包含什麼,有什麼好處等
這可能包含許多詳細資訊,因此請抓緊時間。
將每秒區塊從 1 bps 增加到 10 bps,同時保持區塊容量 ~固定(稍後會詳細介紹)。輸送量:顯然,事務輸送量會增加。多少?幾乎是 10 倍,但不是 10 倍。擁有更多的並行塊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碰撞率。在 TN10 上,使用當前的記憶體池 txn 選擇策略,我們觀察到 ~80-90% 的效率(即 80-90% 的 txn 是唯一的)。如果記憶體池過度擁塞並且需求明顯超過容量,則此效率值將接近 100%。所以總而言之,TPS 增加了 8-9 倍。缺少的資訊是主網啟動后的平均 DAG 寬度與今天相比。Mempool 策略可以在未來的未來進行微調,而無需基於這些真實世界數據的硬分叉。頻率:平均區塊時間(=區塊之間的間隔)從 1 秒減少到 100 毫秒。這意味著 txn 包含時間。交易不需要傳播到整個網路即可被包含;例如,它可以在 50 毫秒內到達其大陸的礦工,並在 200 毫秒後被開採。由於採礦取樣過程的密度增加,該頻率還縮短了夾雜物后確認時間。並不是說確認時間減少了 10 倍,因為它們現在被沒有改變的區塊延遲所主導。相反,通過粗略的計算,它們已經提高了 30%(對於高級使用者:控制最壞情況 DAG 寬度的泊松尾部減小得更快,因此 K 可以設置得相對較低,從 18 (1bps) 到 124 (10bps),而不是像人們預期的那樣達到 180)。
塊並行性:塊並行性隨著塊速率的增加而增加,這與您可能認為的相反,這很好。儘管由於區塊並行性,衝突略有增加,但並行性對於創建更公平的系統至關重要。這意味著每輪不會壟斷一個獲勝的礦工,而是區塊必須在延遲輪內競爭並做出明智和有競爭力的決定。其影響可能是巨大而深遠的。Oracle 系統和MEV回扣拍賣是一些初步工作。更深入地討論這超出了範圍。我還需要證明為什麼金融在漸強之後變得更加重要......假設是這樣的話,我認為即使沒有在共識中明確實施MEV回扣設計(還),並行DAG在10個基點的輪內混亂就已經使經濟縱比其他基於領導者的系統要困難得多。
Crescendo 中包含的其他更改。我該如何開始,有太多了。KIP-9 被整合到共識中,將我們獨特的的狀態膨脹解決方案本身融入到系統中。順便說一句,我們將這個 「諧波」 子協議稱為 STORM (for STORage Mass)。在此過程中,KIP-9 被擴展為包括 UTXO 儲存複數(即,對適當消耗更多存儲的 UTXO 徵稅),使其更具前瞻性。KIP-10 增加了對基本契約和附加地址的支援。KIP-13 更嚴格地規定了瞬態存儲要求。與智慧合約相關的變化:KIP-14 啟用有效載荷,允許 txns 攜帶任意數據(例如,智慧合約函數調用)。KIP-15 在技術上是一個較小的升級——由一行代碼組成——但實現了一個概念上有意義的功能,允許節點僅存檔交易並證明其排序和接受度無需信任。這對於允許前 zk 時代的 L2 節點以合理的成本存儲和向新的同步器證明完整的 SC 執行非常重要,從而有效地使此類系統在增強後立即成為可能。提議的更改是 zk 設計提案的一小部分(參見 Kaspa 研究論壇 - 基於 rollups 設計帖子),其中這種機制被提議作為 zk 系統在 Kaspa 上運行的必要要求,並且事實證明在 zk 之前也具有重要價值。總體而言,這意味著在具有足夠信任模型的後漸強 Kaspa(或 Kaspa 2.0,@hashdag內部稱為 Kaspa 2.0)上,可以進行初步的 SC L2。
其他我想寫但會等下次的事情:調查這次升級增加但有限的硬體成本,為什麼我推測主網 DAG 寬度在漸強後不會增長十倍(提示:上面的大陸聲明;即 P2P 網路中的位置),等等。
請詢問任何不清楚或需要詳細說明的內容。
3.22萬
905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