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聊过,用 $ZRO 和 $STG 的价差,其实就是在看市场到底信不信 LayerZero 能顺利把 Stargate 收下来。结果这两天剧情反转,Wormhole 直接杀进来插一脚,这下就不只是收购,而是妥妥的竞价战了。那咱就接着上次的思路,把时间轴拉出来复盘一下,看市场是怎么一步步定价的。
➤ 第一阶段:LayerZero 开价
LayerZero 给的条件是 1 $STG = 0.08634 $ZRO。
当时 $ZRO 差不多在 $2.44,算下来 $STG 隐含价格是 $0.21。
实际市场上 $STG 在 $0.19 左右,也就是有个 8.5% 的折价。
👉 信号很简单:大家觉得交易大概率能成,但还是要留点风险缓冲。
➤ 第二阶段:价差收敛
后来 $ZRO 跌到 $2.25,对应 $STG 的隐含价变成 $0.194,而 $STG 自身也跟着跌到 $0.18,差距缩到 7.4%。
👉 这一步就很直观:差价越小,市场越信这事儿能搞定。
➤ 第三阶段:Wormhole 突然入局
就在市场差不多接受 LayerZero 的逻辑时,Wormhole 突然放话:
① 认为 LayerZero 报价低估 Stargate;
② 给出数据支撑——7 月桥接量 40 亿刀,同比增长 10 倍, $TVL 达 3.45 亿,预计年收入 200 万;
③ 还要求暂停投票,要自己出更高的价。
👉这时候,LayerZero 定的锚点直接被打破,市场开始算另一笔账:后面是不是还有更高报价?
➤ 规律其实很清楚:
1)一开始,价差就是风向标;
2)但一旦竞价出现,价差就不重要了,核心变成到底谁愿意出更高的价。
换句话说,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套利游戏,而是标准的并购拍卖逻辑了。
🔹 我自己的看法:
1)短期内,$STG 波动区间会比之前大得多,套利的重点从盯价差变成盯溢价。抢跑资金可能直接先一步抬价。
2)中长期来说,Stargate 本身就是跨链基建,数据增长扎实,买家不会缺。哪怕 LayerZero 收不成,Wormhole 的出手也等于给持币人托了个底。
所以现在的 $STG,玩法已经不一样了:
👉 要么博短线抢跑的溢价,
👉 要么等并购最后落地,看长期价值怎么重估。
刚看到 LayerZero 想收购 Stargate 的消息,报价是 1 $STG 换 0.08634 $ZRO。根据昨天和今天的 $ZRO 价格,我们用价格差距来判断市场对这笔收购的信心,挺有意思的。
昨天 $ZRO 价格约 2.44 美元,换算出 $STG 隐含价大概是 0.21 美元,而实际 $STG 价约 0.19 美元,价差约 8.5%。这个差距反映了市场对收购顺利通过仍有一定疑虑,但整体信心还算不错。
到了今天, $ZRO 掉到了 2.25 美元,对应的 $STG 隐含价降到了约 0.1943 美元,实际 $STG 价格跌到 0.18 美元,价差缩小到了 7.4%。价差变小意味着市场对这次收购的认可度提高了,投资者更倾向于相信提案会顺利过关。
这价差其实是一个挺好的风向标:差距大,市场担心风险高;差距小,说明交易更有可能成功。7.4% 和 8.5% 的价差都不算大,说明多数人认为这笔收购最终会按现在的条款推进。
当然,风险依然存在,比如投票结果不确定,ZRO 价格波动等,都可能影响最终走向。短期看,这类消息带来的情绪波动大,炒作空间不小,但最终还是要盯着投票和市场实际反馈。
总结一下:价格差距从 8.5% 缩小到 7.4%,透露出市场对 LayerZero 收购 Stargate 的信心在逐步增强,大家可以把它当成参考指标,结合投票动态和行情,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
图例左边是昨天的,右边是今天的


5,644
18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