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 Web3 团队如何节省数月的开发时间

TL;DR:

  • Web3 团队浪费时间和金钱将分散的基础设施拼接在一起,同时处理多个 SDK、不一致的 API、脆弱的身份验证流程和分散的仪表板。
  • Uniblock 提供统一的 SDK 和编排层,通过单个界面连接 1,500 多个 Web3 API 和 100 多个链。它将请求路由到最快、最便宜和最可靠的提供商。
  • 通过抽象化基础设施蔓延,Uniblock 将集成时间缩短了 80%,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入门,并为团队提供了更快的实验、扩展和交付的灵活性,而不会陷入 SDK 蔓延或供应商开销的泥潭。
  • 随着跨链基础设施的复杂性不断增加,Web3 生态系统将依赖像 Uniblock 这样的统一协调层来有效扩展。

在 Web3 创新的热潮中,加密货币构建者必须在碎片化的工具和网络丛中穿行。去中心化的生态系统自然会催生无数的区块链、API 和 SDK。结果是 Web3 技术堆栈通常感觉更加孤立而不是统一。

早期的互联网网络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直到 TCP/IP 将它们连接到一个网络中。如今,许多业内人士认为 Web3 正处于一个类似的拐点:它需要收敛层来抽象出复杂性。

本文探讨了基础设施蔓延、Uniblock 的“单一 API”方法、其统一堆栈的结构、开发人员和业务优势,以及编排层在扩展去中心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碎片化的 Web3 堆栈:成长的痛苦

Web3 开发目前涉及链和服务的拼凑。开发人员必须根据他们所针对的区块链或协议来应对多种编程语言和框架。

跨 Web3 构建通常需要熟练掌握某些链的 Web3.js、以太坊和 EVM 兼容链(如 Polygon、BNB、Avalanche)的 Solidity、Aptos 或 Sui 的 Move,以及 Polkadot 或 Solana 的 Rust。对于构建严肃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来说,堆栈很快就会变成 API 和 SDK 的纠结,每个 API 和 SDK 都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没有一个本地协同工作。

以标准的 dApp 为例:为了处理钱包连接、数据读取、NFT 元数据和实时用户通知,团队经常连接 WalletConnect、Alchemy、Covalent、Moralis 和 Push Protocol。每个工具都有自己的 SDK、速率限制架构、身份验证层和版本生命周期。因此,每个新项目最终都会重塑集成逻辑,而统一的平台可以集中处理。

虽然 Web2 技术堆栈是完整的,但 Web3 中缺少 API 数据层。Web2 受益于成熟的中间件和云平台;Web3 仍在成熟,这体现在开发人员处理碎片化组件的日常斗争中。

开发团队被迫成为后端协调员。他们花在调试胶水代码上的时间比发布功能的时间还要多。虽然可组合性仍然是北极星,但缺少的是一个为它们处理编排的抽象层。

基础设施蔓延的实际成本

Web3 中的工具蔓延不方便且结构效率低下。添加到堆栈中的每项服务都意味着一个新的 API 合约、一个单独的 SDK、自定义错误处理和持续的版本维护。

这种碎片化带来了实际的成本和后果。对于开发人员和初创公司来说,管理一套庞大的基础设施工具会大大缩短上市时间。在实践中,团队通常会花费数月时间构建和维护自己的临时 API 层,以将不同的服务拼接在一起。

每个新的区块链集成或数据源都可能需要自定义连接器和额外的工程工作,从而转移了核心产品开发的资源。在一个以速度为竞争优势的行业中,这种延误和费用是痛苦的。

更糟糕的是,这种碎片化损害了用户体验。钱包、数据提供商和通知渠道之间的不一致状态可能会导致应用程序崩溃、UI 不正确,或者更糟的是资金损失。碎片化会扼杀用户的采用。

当不同链上的 dApp 无法通信,或者当用户必须管理不同平台的多个钱包账户时,就会导致笨拙的用户体验。流动性和资产仅限于各个网络上的“围墙花园”,限制了市场范围。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同一个结论:Web3 的孤立增长如果不加以控制,将继续阻碍进展,直到出现更统一的方法。

Uniblock 旨在解决这一确切问题,不是通过替换现有工具,而是通过为开发人员提供一个连贯的访问层来连接和管理它们。

Uniblock:Web3 基础设施的统一接入层

如果

中间件是解决 Web3 碎片化的答案,那么 Uniblock 与该领域已有的许多基础设施提供商有何不同?传统的 Web3 中间件解决方案倾向于一次解决问题的一小部分。例如,一项服务可能提供区块链节点访问(RPC 端点),另一项服务专门用于索引链上数据(特定链的子图和 API),而其他服务则处理钱包集成或预言机提要等任务。

dApp 团队可能会使用 Infura 来查询以太坊节点,使用 The Graph 或 Covalent 来查询区块链数据,使用 Chainlink 来查询价格预言机。从本质上讲,开发人员成为他们自己的集成商,将这些服务拼接在一起。这不仅需要兼顾多个供应商关系,还意味着在提供商之间评估、切换和负载平衡的责任落在了每个开发团队身上。

Uniblock 通过充当许多基础设施服务上的统一编排层来颠覆这种范式。该平台聚合了来自 1,500+ 区块链的 50 多个提供商的 100 多个 API 端点,并通过单个界面公开它们。具体来说,使用 Uniblock 的开发人员获得一个帐户和一个 API 密钥,该密钥授予对大量 Web3 功能的访问权限,而这些功能通常需要数十个单独的集成。

需要 NFT 元数据、Solana 交易历史和最新的以太坊 Gas 价格吗?在传统设置中,这可能涉及三个不同的 SDK 或 API。使用像 Uniblock 这样的编排平台,所有这些都变成了对一项服务的调用。通过整合这些功能,Uniblock 将自己定位为不是另一个狭义的中间件工具,而是 API 的 API,本质上是所有其他中间件的中间件。

重要的是,Uniblock 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聚合器,而是一个智能路由器。与基本 API 网关不同,它不会盲目地将调用传递给单个固定提供者。该平台使用人工智能将每个请求动态路由到最快、最便宜和最可靠的可用后端选项。

这是与传统中间件的一个关键区别。在 Web2 世界中,MuleSoft 和 Apigee 等公司证明了 API 管理层的价值,通过简化企业集成实现了数十亿美元的退出。Uniblock 为 Web3 的混乱格局带来了类似的概念,但增加了跨提供商的实时优化。

工作

原理:用于多服务协调的模块化 SDK

Uniblock 是一个模块化的、与服务无关的 SDK,它抽象了 Web3 堆栈下的混乱。开发人员只需集成一次,即可简化对钱包、数据、NFT 等的访问,而无需单独实施每个第三方工具。

团队无需直接导入五个不同的 SDK 并管理其独特的怪癖,而是使用一个标准化界面进行交互。配置通过 Uniblock 的仪表板处理,开发人员可以在其中选择他们想要的服务,例如用于钱包连接的 WalletConnect、用于代币余额的 Covalent 或用于实时警报的 Push Protocol。

幕后,Uniblock 处理:

  • 路由:请求根据配置和可用性动态定向到正确的服务或回退。
  • 身份验证和速率限制:Uniblock 规范了密钥的存储方式和请求的限制方式,从而消除了特定于供应商的复杂性。
  • 链支持:多链请求是抽象的,因此开发人员无需为每个网络构建单独的逻辑。
  • 回退逻辑:如果一个提供商不可用,Uniblock 会重新路由到备用提供商,从而以最短的停机时间保留应用程序功能。

实际的开发者利益像

Uniblock 这样的统一基础设施的直接吸引力在于开发人员的效率。工程师只需与 Uniblock 集成一次,即可立即获得 Web3 功能自助餐。这大大减少了多链或多服务应用程序的集成开销。实际上,这加快了开发周期。可能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实现的功能(等待后端集成、处理每个提供商的怪癖)可以在数周或数天内完成。

统一的 API 还降低了开发人员的学习曲线。团队无需掌握许多不同的 SDK 和查询约定,而是可以学习一个系统并将其应用到任何地方。这对于将 Web2 开发人员引入 Web3 特别有价值,因为它抽象了许多深奥的复杂性,否则这些复杂性需要利基专业知识。

还有显着的成本优势。通过消除冗余的基础设施工作,初创公司可以节省开发人员的时间和持续维护。项目节省了超过 $250k+ 的成本,这展示了“基础设施蔓延”的成本有多高。Uniblock 的模式通过一个帐户以批发价提供 1500+ API,将这些成本分摊给许多用户,实现规模经济。

此外,智能路由可确保项目始终为给定请求获得最具成本效益的选项,而无需手动作。企业还受益于简化的供应商管理。他们没有与十几家供应商谈判和管理合同,而是只处理一个平台。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一个被低估的好处是重点。使用编排层可以让团队专注于其产品的独特逻辑和用户体验,而不是管道基础设施。这可以促进创新。团队可以随心所欲地尝试新功能或链集成,因为实验的边际成本很低。想要添加对新兴 Layer 2 或新的 NFT 数据 API 的支持?如果它已集成到统一平台中,则可能只需调用一个 API 即可。

最后,基于 Web3 构建的企业从这种统一层中获得了战略灵活性。他们不太可能被“锁定”到任何单个提供商或链中。如果出现更好、更快的协议,编排层可以路由到它,应用程序可以在后台迁移。这使得整个生态系统更具活力和竞争力,使每个人都受益。

市场格局:大规模碎片化

Web3 的基础设施堆栈不断扩展,但随着扩张而来的是熵。每个新的链、协议或工具解决方案都会为已经分散的后端添加另一个活动部分。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即使是构建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也意味着要处理多个系统,只是为了让基本功能上线。

Uniblock 等统一平台的兴起暗示了一个更广泛的趋势:Web3 正在进入编排阶段。在任何技术堆栈的发展过程中,都会有一个时刻,即临时将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不再可扩展,需要更高阶的协调层。

开发者的兴趣并没有放缓,使用户能够与加密货币交互的开发者工具的下载量激增了 12 倍,从 2020 年 12 月的 190 万次增加到 2025 年 5 月的 2380 万次。这种增长水平表明了几个关键因素:链上活动、工具和基础设施需求的激增将增加,随着开发人员被迫寻求统一的 SDK 和路由引擎来构建这些网络,跨链复杂性将继续简化。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有趣事情是,成熟的开发人员(那些在加密货币领域工作了 2+ 年的开发人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 27%,提交了 70% 的代码提交。在机器驱动的应用程序增长的背景下,这种碎片化变得更加紧迫。随着 API 成为人工智能驱动应用程序的结缔组织,对 API 的依赖正在飙升。

全球人工智能 API 市场规模预计到 48 年为 $2024B,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246B,从 31.3 年到 2025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2030%。AI API 通过将实时分析和自动化等智能功能直接嵌入到软件工作流程中来加速数字化转型。它们使各行各业的组织能够快速且经济高效地采用人工智能。

Gartner 发现,超过 80% 的组织在内部使用 API,70% 的组织利用外部 API。Forrester 预计,到 2025 年底,API 将成为 70% 企业数字战略的主要推动力。API 不再是集成工具;它们是自主应用程序的接口层。在这个新的人工智能现实中,跨链和提供商编排 API 交互的能力成为基础。这正是 Uniblock 所提供的:一个接入点、智能路由和性能感知界面,可根据机器生成的需求而扩展,而不仅仅是人机交互。

从碎片化的混乱到有凝聚力的基础设施随着

Web3 企业寻求大规模采用,简化基础设施正在成为下一个关键前沿领域。过去十年是为了证明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可以做什么;接下来将是关于使这些功能易于使用且可扩展。

Uniblock 的统一基础设施层正在推进这一转变,不是通过取代丰富多样的 Web3 服务,而是通过编排它们以产生更大的影响。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一个更加连贯、高效和可用的去中心化生态系统,构建者可以在这里构建,并且不会妨碍复杂性。

Uniblock Uniblock 背后的团队

由 Kevin Callahan(首席执行官)领导,他在 Twitter 工作了四年,在关键的增长周期中制定业务发展战略。后来他加入 Coinbase,担任增长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关系主管。解决碎片化和访问问题,这些问题与 Web3 开发人员当今面临的挑战密切相关。

David Liu 是 Uniblock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领导工程团队。他在 AllianceDAO 任职期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区块链项目建设者,还担任多伦多大学士嘉堡分校的课程讲师,教授区块链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在此处了解有关 Uniblock 的更多信息。

查看原文
3,727
0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