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如果你足够自信,完全可以场外消费贷进来买现货
此外,每个交易所都有“质押借币”功能,U的借币利率一般也就3-5%,你完全可以质押你的现货去借币
少玩杠杆,短期来看98%的合约人是亏钱的,长期来看是99.5%的人是亏钱的(别杠,我在交易所看过后台数据)
我其实一直不理解合约开杠杆的人,总觉得太几把蠢了,明明有隐性杠杆/0成本杠杆给你用,非要选择最容易让自己输的方式
加杠杆是有成本的,显性的成本是资金费的不断磨损,隐性的成本是增加被清算的风险。
比如你做多,垃圾行情时,1倍杠杆的费率是每月1%,来了行情费率可能一个月要承担10%的资金成本;加了杠杆后成本更高,以及被清算风险随着杠杆倍数指数级增加。
如果你非要加杠杆,为什么不场外消费贷,然后进场买现货呢?
比如你本金就20万,消费贷抵押贷搞60万,然后买现货,这就是4倍杠杆了,资金成本才每年3%。(当然这个方式不推荐,多数人依旧改变不了亏钱的结局)
市场上其实是有很多隐性杠杆或者0成本杠杆的:
现货本质上是一种0成本杠杆的模式,加杠杆的成本其实是圈子里旁式玩法中的赌狗和纱布来承担的。举个例子:
你持有现货和玩合约有很大区别,而且周期越长区别越大。
现货可以作为一些旁式盘子的信用资产,你持有可以获得这个游戏中的抽水收益,买了现货质押收租,大概一年可能能多30~50%的筹码。
接下来行情中,涨50%你就翻倍,跌20~30%你可能也不亏本;收益放大的同时容错率还大很多。
而合约是基于资产定价的对赌游戏,你玩游戏就要花钱,资金成本就是玩游戏的门槛。
如果价格不变,长拿一倍杠杆合约,一年后的净值可能就是0.8了,和现货策略差了接近大半;加越大杠杆差距越大,时间越久差距越大。
前者是受益于时间的玩法,后者是会不断有时间价值损耗的玩法,从数学上看赔率其实差了很多。
选筹也是一种0成本杠杆:
一轮行情下来,不同标的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比如上一轮的sui、bgb,涨了10倍;你还在看eos、ltc,只能吃6.70%的涨幅。
你有能力选中强势的标的,那么本质上是加了3~5倍的杠杆,且没资金成本和清算风险,能取得惊人利润,还不承担额外风险,不会随便插个针把你爆没了。
长周期现货这种0成本杠杆需要耐心,选筹这种0成本杠杆需要能力。而多数人最缺乏二者,还又对自己没信心、不愿意努力,选择了最明显的大坑,一年被抽水几十个点浑然不知,还幻想自己能赚大钱,最后被爆得毛都不剩,私信阿马:
阿马,我只开了5倍杠杆还能爆仓,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这一生如屡薄冰,你说我还能走到对岸吗😭😭😭
4,562
0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