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发现我同事会看我推特的时候,就开始羞涩起来
最近我在研究币股一体化平台的发展逻辑,比如 Robinhood 这类从股票扩展到加密的公司。 我的一些 Takeaway: > 币圈可能更多是未来公司的 引流手段与增长策略。代币化可以吸引全球用户,尤其在美国以外形成突破口。 > 交易平台的 可交易资产正在趋同。不论是 Coinbase 加股票,还是 Robinhood 加加密,最终大家都在走向“一个超级应用”,能交易任何资产。 下面是总结了Robinhood founder的一期采访,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Q1: 为什么 Robinhood 要做自己的链,而且是 L2 而不是 L1? A1: Vlad 说这是“房东 vs 租客”的选择。自己建链可以完全掌控端到端的体验(从智能合约到 sequencer 机制),虽然初期牺牲一些互操作性,但长期开发者会做跨链桥,差别不大。L2 还能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如 Arbitrum),不需要重造轮子,适合他们的短中期目标。 Q2: Robinhood Chain 的长期愿景是什么? A2: 他们不想卷“Degen 链”,而是要成为 现实资产(RWA)最好的链。Robinhood 优势在于传统金融和加密的结合,能把股票、衍生品、甚至私募股权都上链,让全球用户,尤其美国以外的用户,更容易接触这些资产。 Q3: 为什么要把 OpenAI、SpaceX 这样的私募公司股权代币化?OpenAI 表示没同意,怎么看? A3: Vlad 承认这是新鲜事,很多头部公司有别的融资渠道,不愿意折腾。但 Robinhood 认为如果零售投资者永远买不到这些改变世界的公司,社会会出现割裂。人们可能会抵触 AI 等新技术,但如果能持有这些股权,就会变成“站在进步一边”。 Q4: 私募股权信息披露不充分,零售投资者风险更大,怎么解决? A4: 他认为现在私募轮次里,小机构和 SPV 也没做太多尽调,基本是“跟投大基金”。零售投资者很多人知道风险,也愿意承担。美国的合格投资人标准过时了(互联网前时代),应该转向“披露+自我认证”模式。 Q5: 为什么 Robinhood 的代币化股票主要先在海外? A5: 因为美国监管太严格,不允许零售广泛买代币化股权。但在海外,需求很大,就像稳定币在海外比美国流行。Robinhood 会先在监管允许的市场推出,等美国规则成熟再进入。 Q6: 私募公司可能反对 Robinhood 这样“绕过公司”的代币化,会不会有对抗? A6: Vlad 认为机制必须在“不依赖公司同意”的情况下也能运作(比如通过 SPV 持仓再代币化),否则就不可行。当然,理想情况是更多公司理解零售的价值,主动选择开放。 Q7: Robinhood 未来定位是 Coinbase 的对手吗? A7: Vlad 说 Robinhood 一直的愿景是金融超级应用,能托管和交易一切资产。Crypto 已经占营收的 20-30%,但未来“加密 vs 传统”的区分会越来越模糊,代币化资产就是交叉点。他们要做全栈(链、钱包、托管),这样能降低价格,提升体验。 Q8: 对未来 10 年 Robinhood 的三阶段发展怎么看? A8: 短期:成为跨资产最好的交易平台。 中期:成为用户的金融超级应用(财富与支付都在 Robinhood)。 长期:B2B 和机构市场(可能比零售还大),以及全球扩展。 Q9: 对加密行业的不足和改进方向有什么看法? A9: 他认为传统金融和加密的连接太弱。Robinhood 正在做的就是把两边打通,比如稳定币和代币化资产。行业还缺乏足够的应用,让加密和现实世界结合更深。
4,438
21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