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4 月,Polygon(市值约 40 亿)拿出价值 4000 万美元的 1% MATIC 激励 Aave(当时市值约 65 亿),对当时的 AAVE 来说只是锦上添花,主网的数据高速增长,无数L2都在抛来橄榄枝,但对 DeFi 生态尚属贫瘠的 Polygon 而言,却是雪中送炭。 在 Swap 领域:Uniswap 直到 2021 年 12 月才正式部署到 Polygon,在此之前一直是 QuickSwap 占据主导。 在借贷领域:Polygon 上也曾涌现出不少 Fork 主网借贷产品的协议,但安全性堪忧,爆发过 EZLend 这类无数次攻击事件。 40M 的激励叠出 10亿 以上的 TVL,Matic 从0.4 一路狂奔到 21年12月的 2.6 ,这虽然不完全是 Aave 的原因,虽然这并非完全归功于 Aave,但影响无疑是深远的。那个年代的估值逻辑更为“朴素”——资金沉淀决定估值,有活水就有活钱,不像现在 10 亿美金的 TVL 已经随处可见,Polygon 与 Aave 的合作,长期被视为公链与应用双赢的经典范例,也成为后来人效仿的模板。 转到 2024 年12月,由于 Polygon 跨链桥中 13 亿美元的资产该放在 Morpho 还是 Aave,引发了激烈争论。Polygon 一度犹豫,而 Aave 表示了这样做的风险并强硬回应,Aave 调整了 Polygon 借贷平台的参数,LTV 设为0,意味着存款再多也无法借款,冻结流动性,甚至考虑退出 Polygon,最终,Polygon 两边都没选,桥上资金维持原状,Aave 自此对 Polygon 保持高度谨慎。 至于 Morpho,它的故事颇具戏剧性。最初只是 Aave/Compound 的利率优化层,后来却独立推出 Morpho Blue,凭借强悍的 BD 能力迅速扩张,争夺市场份额,成为 Aave 最具威胁的对手。他们的策略是尽可能游说各类链上资金方将流动性迁移至 Morpho,从而与 Aave 正面竞争。 以上故事不免引出几个问题: Polygon 当初非要选 Aave 合作不可吗?没有 AAVE,Polygon 的生态能否如此快速启动?还是会安全事件频发无人问津? Morpho 的行为究竟算什么?这是市场创新还是“吃人家奶长大再反咬一口”? Polygon 在利益面前,是否还记得当年的雪中送炭,还是早已将那份恩情抛诸脑后? Aave 的故事还在继续,类似的情景又在 WLFI 与 Aave 之间重演,借势借了,背书背了,后续双方发展会如何?两年后我再挖出来。 来自 Dough Finance 的产品你怕吗?项目之间是这样,人之间呢? (以上内容仅基于公开信息撰写,不涉及任何头寸或利益关系,请读者自行判断与评估风险。)
6.48万
91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