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层身份危机:为什么 L2 增长实际上证明了以太坊的价值
以太坊面临着叙事挑战。随着 Layer 2 活动的增长,人们认为以太坊区块链正在成为隐形基础设施。当东西坏了时,基础层会受到指责,但在工作时却被遗忘了。
以太坊基金会的 Project Mirror 报告指出了这种“基础层身份危机”,该报告研究了不同受众如何看待以太坊在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和作用。
0/ 今年早些时候,EF 委托 Project Mirror:深入探讨对以太坊的看法。
— 以太坊基金会 (@ethereumfndn) 2025 年 9 月 29 日
目标是了解不同受众如何看待以太坊,确定挑战和优势,并将其反映回生态系统,以便我们能够从中学习。
当 L2 费用飙升或桥接器出现故障时,用户通常会责怪以太坊。当 L2 成功时,信用通常会流向 L2 的品牌,而不是以太坊。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L2 正在耗尽以太坊的相关性。
但 L2 从根本上依赖于以太坊的功能。技术架构是健全的——L2 依赖以太坊来提供安全性、数据可用性和结算。L2 增长产生费用,这些费用流向以太坊验证者并销毁 ETH 供应。这些机制加强了基础层。
然而,存在认知差距。尽管以太坊具有技术基础,并且通过稳定币、DeFi 和结算基础设施提供了价值,但许多观察家质疑 L2 增长是否真的有利于以太坊。当像 Base 这样的 L2 显示出显着的 TVL 增长时,对于不经意的观察者来说,与以太坊基础层的联系并不明显。
这种脱节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价值累积是在无形中发生的。燃烧的费用和验证者收入并不能产生明显的可见性。L2 的成功可能与以太坊的成功是分开的。如果没有更深入的理解,技术依赖关系就不直观。市场是由情绪和情绪驱动的,并不总是由技术基本面驱动。
本文探讨了以太坊基础层提供的技术架构如何实现 L2 增长,以及为什么让这些看不见的价值流可见对以太坊的未来很重要。
技术现实与心理感知
心理感知是 L2 正在从以太坊中吸走价值。ETH 的价格保持平稳,而 L2 代币则上涨。活动正在离开基础层。以太坊正在被掏空。
技术现实是,如果没有以太坊的基础设施,L2 就无法运行。每笔 L2 交易最终都取决于 L1 能力。该架构创建了与价值提取的感知相矛盾的基本依赖关系。
检查架构依赖关系为理解机构部署提供了一个视角。贝莱德在以太坊网络上推出了其第一个代币化基金 BUIDL。Robinhood 在基于 Arbitrum 构建的第 2 层区块链上推出了股票代币化。德意志银行发布了 DAMA 2 精简论文,概述了基于 ZK 堆栈的以太坊第 2 层资产代币化和服务的机构蓝图。
下面描述的技术依赖关系解释了这些系统如何在以太坊的基础设施上运行。
通过共享基础设施实现安全
L2 不维护自己的验证器集或共识机制。相反,他们通过向基础层发布加密承诺来继承以太坊的安全性。如果没有以太坊 140+ 亿美元的质押 ETH 和超过 100 万个验证者,L2 将需要引导自己的安全基础设施。
这意味着将资本分散在多个安全预算中。这将产生额外的攻击媒介。这将降低机构采用所需的可信度。当 Base 处理交易时,以太坊的验证者提供最终的安全保障。
考虑一下 Celo 向以太坊作为 L2 的过渡。该网络选择继承以太坊的安全性,而不是维护自己的共识层。这一决定反映了独立复制以太坊的经济安全水平是多么具有挑战性和成本。
数据可用性作为基础每个
L2 交易都会将数据发布回以太坊的 blob 空间。此功能在 EIP-4844 中引入,并在 EIP-7691 中进行了扩展。这不是一种方便。这是基本架构。
如果没有以太坊的数据可用性层,如果 L2 出现故障,用户就无法证明他们的资产。实现廉价 L2 交易的技术改进是以太坊协议升级。L2 热潮的发生只是因为以太坊为其构建了基础设施。
L2 受益于以太坊多年的研发。零知识证明。数据可用性采样。无状态客户端。他们无需资助自己的研究团队或协调网络升级即可获得这一点。以太坊提供了使 L2 创新成为可能的技术基础。
退出保证,因为安全网
L2 在链下运行,以提高速度和成本效率。但用户保留随时退出以太坊 L1 的能力。这种退出机制是 L2 安全的基础。
如果 L2 运营商审查交易或停止运行,用户可以直接向以太坊 L1 提交提款。L1 智能合约使用加密证明验证用户的所有权。然后,无论 L2 合作如何,资产都会在 L1 上释放。
这种强制退出能力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以太坊 L1 保持规范状态。如果发生欺诈,Optimistic rollup 允许用户在 L1 上证明他们的余额。ZK rollup 使用 L1 通过数学验证的有效性证明。
如果没有以太坊 L1 作为后盾,用户将完全依赖 L2 运营商。退出保证将 L2 从可信系统转变为以太坊的无需信任的扩展。L1 提供了终极安全网,使 L2 实验成为可能,而不会带来灾难性的用户风险。
L2 增长如何加强以太坊
随着L2 活动的增加,几种技术和经济机制加强了以太坊的基础层。这些机制协同工作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收费机制实现经济安全
L2 支付费用将数据发布到以太坊。这些费用以 ETH 计价。通过 EIP-1559,这些费用的一部分被销毁,从而减少了 ETH 的总供应量。剩余的费用将作为保护网络安全的奖励支付给验证者。
该机制创建了一个反馈循环。更多的 L2 活动会产生更多的数据发布到以太坊。流向验证者的更多费用增加了诚实保护网络的经济动机。更大的质押基础会使攻击的执行成本更高。
根据 DeFiLlama 的数据,以太坊在过去 30 天内收取了 3052 万美元的费用。这笔收入支持验证者网络,该网络为以太坊区块链及其上构建的所有 L2 提供安全性。
通过共享安全提高资本效率
:以太坊的架构允许多个 L2 共享相同的安全基础设施。超过 1400 亿美元的质押 ETH 不仅保护了以太坊 L1,还同时保护了数百个 L2。这创造了单个链无法复制的资本效率。
像EigenLayer 这样的项目通过再质押扩展了这种模式。质押以保护以太坊的相同 ETH 可以同时保护其他协议。这种共享安全模型意味着资本可以完成多项工作,而不是闲置或分散在单独的验证器集中。
通过模块化多样性实现技术弹性
:以太坊的模块化设计将关注点分开。基础层侧重于安全性和数据可用性。L2 处理执行和实验。
不同的 L2 方法在这个模型中共存。像 Arbitrum 和 Optimism 这样的 Optimistic rollup 使用欺诈证明。zkSync 和 Starknet 等 ZK rollup 使用有效性证明。一些 L2 尝试替代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
这种多样性创造了系统弹性。如果一种方法遇到问题,其他方法将继续运行。L2 可以测试新功能和优化,而无需更改以太坊的基础层。L1 保持稳定性,而创新发生在执行层。
这种分离使得以太坊能够在其核心协议中保持保守,同时在上层实现快速迭代。其结果是一个平衡安全与创新的系统。
缩小现实与感知之间的差距
基础层身份危机是关于可见性,而不是功能。L2 需要以太坊来确保安全性、数据可用性、退出选项和结算。这些需求是技术事实,而不是意见。
当 Base 每天处理数百万笔交易时,以太坊的 140+ 亿美元质押资本为它们提供了保障。当用户在 L2 之间移动资产时,以太坊会结算状态。当 L2 需要证明其数据可用时,以太坊提供了基础。该系统完全按照设计工作。
但从 L2 流回以太坊的价值仍然隐藏在区块浏览器和技术文档中。Base 每天向以太坊验证者支付约 6,400 美元,即每年约 230 万美元。这听起来可能不起眼,但它购买了对安全基础设施的访问,而独立复制将花费数十亿美元。Base 向以太坊支付的每一美元都会获得超过 60,000 美元的证券价值。

要使价值可见,需要更好的仪表板、更清晰的标签,以及实时显示 L2 到 L1 连接的工具。无论人们是否看到技术链接,它们都存在。挑战是在其他故事出现之前让感知与现实相匹配。
但仅靠可见性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L2 代币的推出确实捕获了原本可能流向 ETH 的价值。流动性碎片化会产生真正的用户体验摩擦。生态系统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强调共生关系。
以太坊的长期论点依赖于 L2 的扩展来服务数百万用户,同时加强而不是削弱基础层。技术架构支持这一愿景。每个成功的 L2 都验证了以太坊的模块化设计。L2 上的每一次机构部署都证实了以太坊的安全性和结算保证值得建立
。问题不在于技术链接是否存在——它们确实存在,而且它们不会消失。问题是,在另类叙事在公众意识中巩固之前,生态系统是否能够使这些联系变得可见和直观。
感知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它需要与以太坊技术架构相同的有意设计思维。构建工具。讲述故事。让看不见的东西变得可见。基本面是健全的。现在是时候确保叙述赶上现实了。
在其他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