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不少人提到 @infinex 。它不是简单的 DeFi 钱包或交易所,而是在尝试回答一个关键问题: 👉 下一个 1 亿用户,会继续停留在 CEX,还是被 DeFi 接住? 2/ Infinex 的设计思路很直接: UX 接近 CEX:passkey 替代助记词,生物识别恢复,降低新手门槛 自我托管安全:资金仍在链上,不必依赖交易所 这就是所谓的“CEX 体验 + DeFi 安全”。 问题是,这条平衡木能走多久? 3/ 真正的突破点在于 非智能合约资产的引入。 借助 NEAR Intents + Chain Signatures,Infinex 把 BTC / DOGE / XRP 这些“孤岛资产”带进了 DeFi。 如果这条路径被验证成功,意味着数十亿美元的链下流动性可能第一次大规模进入链上金融。 4/ 但跨链不是新故事。 过去几年,无数跨链桥被黑,损失超过 30 亿美元。 Infinex 选择用链级签名方案降低风险,但风险不是消失,而是被转移和重新包装。 问题在于:用户是否理解这种风险迁移? 5/ 资金面上,Infinex 已募集约 $67.7M Patron NFT,并分配了 377M Governance Points 给早期用户。 这是一种“带身份的融资”+“治理积分”,很 Web3。 但关键在: GP 会不会转化为可交易的治理代币? Patron NFT 权益是否兑现? 目前答案都悬而未决。 6/ 数据上,Infinex 的 TVL 已接近 $444M。 90%+ 集中在以太坊,这说明: ETH 仍是核心场景 多链支持更多是“附加值”,而不是主战场 如果 ETH Gas 再度飙升,Infinex 的用户体验优势能否撑住,将是一次压力测试。 7/ 从宏观角度看,Infinex 押注的方向是: CEX 用户:被 FTX 崩塌伤过的,需要安全感,但不想面对助记词 BTC / DOGE 持有者:庞大却未被 DeFi 吸收的群体 这两个群体如果被成功拉拢,Infinex 才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入口”。 8/ 风险依旧存在: 安全:passkey / biometrics 的备份机制是否足够透明? 治理:GP 如果没有价值承载,用户会失望 跨链:历史阴影随时可能重演 这些都是市场会追问的点。 9/ 总结: Infinex...

1.85万
0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