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学习 ZK 的原因 #1:权衡中的结构变化
我是一名 BQ 开发者。@BQ_Developer
最近,我深深沉浸在 ZK(零知识证明)中。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加密技术,
但一旦我理解了它,我对问题本身的看法就改变了。
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为什么开始学习 ZK,
以及它为何超越单纯的技术学习而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点是关于 ZK 如何解决现有的技术权衡。
🔍 权衡存在于所有系统中
在软件开发中,最常听到的术语之一就是 "权衡"。
- 加强安全性 → 降低可用性
- 提高速度 → 增加成本
- 去中心化 → 降低效率
尤其是,隐私和可验证性被认为是最明显的权衡。
大家都知道,要证明某件事,你必须披露信息,而如果你隐藏信息,就无法验证。
💭 现有验证方法的结构
验证的方式很简单:
1. A 提出一个声明
2. B 请求证据
3. A 展示证据
4. B 确认
在这个过程中,B 不可避免地会了解到信息。
因此在实践中,总是需要妥协:
- 要接受审计,必须披露账簿
- 要证明资格,必须出示身份证
- 要确认合规,必须分享内部数据
🔓 ZK 的变化
ZK 改变了验证的结构。
旧:展示信息 → 验证者直接检查
ZK:隐藏信息 → 仅证明某些条件已满足
例如,在贷款评估中:
- 旧:披露银行余额 1,234,567 韩元
- ZK:仅证明 "余额超过 100 万韩元"
这看起来是一个小差别,但从根本上改变了验证的本质。
验证者只能确认必要的事实,而无法知道更多。
✏️ 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一变化所带来的具体差异:
审计场景:
- 之前:提交整个交易历史 → 暴露敏感客户信息
- 之后:仅证明 "所有交易符合规定" → 保护客户信息
在区块链中:
- 之前:所有交易透明披露 → 放弃隐私
- 之后:仅证明交易有效性 → 维护隐私
AI 模型验证:
- 之前:披露模型 → 放弃知识产权
- 之后:仅证明 "偏差低于阈值" → 保护模型
以前不可能的组合现在变得可能。
你可以在被验证的同时保持秘密。
这个概念在更深层次上与我产生了共鸣。
这是一个新的命题,打破了 "必须选择其中一个" 的限制,变成了 "两者皆可"。
我将其解读为在 0 和 1 之间创造了一个新的平衡点。
我相信大多数技术进步都是这样的。没有多少神奇的解决方案可以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
但 ZK 展示的是 "改变妥协程度" 的可能性。
我相信,只有那些理解这种可能性的人才能创造出下一个层次的改进。
这就是我学习 ZK 的原因。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将谈论 ZK 带来的另一个变化。
---
你的点赞和分享是爱 🥰
#BQDeveloper #ZK #ZeroKnowledgeProof #TurningImpossibilitiesIntoPossibilities
查看原文
1,660
2
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该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欧易观点,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请阅读链接文章,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包含稳定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