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黄了的那天
前年有个哥们跟我抱怨,说他干了七八年的游戏工作室,彻底干不动了。
以前那套你肯定也听过:
囤道具、刷金币、倒卖账号,一天二十四小时轮班,靠的就是一个字——肝。
但后来问题越来越大:
游戏一更新,辛辛苦苦囤的道具直接变废铁
账号说封就封,申诉半天没用
玩家也越来越聪明,愿意氪的少了
他总结了一句:
“我发现我不是在做生意,我是在替游戏公司打工。”
再见到他,是在 @SeiNetwork 的 AMA 上
前几天听 @SeiNetwork 生态的 AMA,我又听到这个哥们的声音。
他居然在问 Nika Labs 的问题。
后来私聊,他跟我说了一句挺妙的话:
“我以前是帮游戏里倒卖道具,现在我想在链上做同一件事,但换个规则。”
他看上的,就是 Nika Labs 现在在 Sei 上干的这件事:
不是空想一个链游,而是直接去收购已经证明「好玩」「有人玩」的 Web2 游戏
然后一点点把资产、数据、交易搬到链上
像他们现在手里的:
Archer Hunter
Kawaii Puzzle
Hot Spring
总下载量已经破一千万,这种是货真价实的移动端用户,不是靠空投拉来的僵尸。
光 Archer Hunter 一款:
下载 300 万+
单人平均玩 3.2 小时
73.7 万新玩家
43.8 万回流玩家
这数据放在传统游戏公司那边,也是能拍桌子的那种。
为啥这些游戏会被挑中?
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点:
节奏快
操作多
特别适合碎片时间刷
很容易拉上几个朋友一起玩
也就是亚洲玩家最习惯的那种玩法:
通勤路上刷两把,晚上躺床上再来几局,该氪还是会氪一点。
Nika Labs 就是吃透了这一点:
亚洲市场的节奏 + 面向全球玩家的设计。
他们不是想把玩家教育成「链上高手」,
而是让玩家先照常玩,
然后慢慢发现:
道具真的是自己的
装备不只能送人,还能直接挂市场
你玩得久、玩得好,本身就是一个链上的履历
链在这里,不是第一眼就给你甩在脸上的东西,
而是在你已经上头之后,悄悄把价值加了一层。
@SeiNetwork在这套玩法里的位置
说白了,链游最怕两件事:
卡
掉线
你想想,几万个玩家同时在线,实时 PvP,对战、匹配、道具交易全都在跑。
底层链稍微卡一下,玩家直接一句:
“算了,这破游戏卸了。”
Sei 干的,就是把底层这块做好:
亚毫秒级确认
高性能 EVM
就是奔着「高频交互」「实时结算」这种场景去的
对项目方来说,一个很爽的点就是:
“我们只要把游戏本身做好,剩下那堆链上的性能问题,让 Sei 去扛。”
所以你现在看到的,不是链游项目方嘴上说爱某条链,
而是开始真的往 Sei 这边聚——
谁都不想自己做的好游戏,被底层 TPS 给拖死。
工作室哥们的“第二人生”
那我那哥们现在在干嘛?
他原话是这样的:
“以前我在游戏公司规则里打游击,现在我想在公开的规则里堂堂正正赚差价。”
在传统游戏里:
道具随时被改数值
账号随时被封
一切都看策划心情
在链上的游戏里,他至少知道:
道具真挂在链上
交易记录谁也改不了
游戏方再怎么更新,也没法一键把你仓库清空
他现在做的事也没多高大上:
帮玩家低买高卖一些链上道具
总结哪种游戏模式更适合被「资产化」
琢磨怎么在 Nika Labs 这类已经有用户基础的游戏里,找到新机会
你说是不是「换汤不换药」?
某种程度上是,不过这次他总算不再怕一个公告就让自己全线清盘。
给自己也记个小笔记:
真正有前途的链游,一定是「游戏先站住,再谈链」,而不是反过来
Nika Labs 这条路,其实就是把 Web2 已经验证过的「千万级下载」游戏搬上 @SeiNetwork,顺带给它加一层可交易、可证明的资产层
Sei 把高频结算这块做好了,链游项目自然会往这里靠拢,因为没人想在关键团战的时候,被链卡到崩溃
对玩家来说,理想状态是:你根本不需要懂什么 TPS、EVM,你只要知道,你肝出来的东西不会说没就没了
等哪天你刷着手游,
突然发现以前那种「打金工作室」的玩法,
变成了一种被链上规则承认、可以公开做的事。
那时候你再回头看今天的 Nika Labs 和 Sei,
大概就会觉得:
原来所谓「链游起飞」,不是一夜暴富,而是慢慢把我们习惯的那套游戏生活,改成更公平一点的版本。

Nika Labs is shap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onchain gaming — on Sei.
With 10M downloads across Archer Hunter, Kawaii Puzzle, and Hot Spring, @nika_labs brings millions of players onchain through fast, mobile-native gameplay.
Asia-focused but built for a global audience, their portfolio spans multiple genres and player types — all designed for rapid-fire, high-frequency play loops.
Sei's sub-second finality and high-performance EVM give studios like Nika the execution layer they need to support massive, real-world user bases.
Great games attract real users. Sei lets them scale.
Nika’s growing worlds are proof — vibrant communities and real consumer traction supported by enterprise-grade performance.




24.67 k
181
El contenido al que estás accediendo se ofrece por terceros. A menos que se indique lo contrario, OKX no es autor de la información y no reclama ningún derecho de autor sobre los materiales. El contenido solo se proporciona con fines informativos y no representa las opiniones de OKX. No pretende ser un respaldo de ningún tipo y no debe ser considerado como un consejo de inversión o una solicitud para comprar o vender activos digitales. En la medida en que la IA generativa se utiliza para proporcionar resúmenes u otra información, dicho contenido generado por IA puede ser inexacto o incoherente. Lee el artículo enlazado para más detalles e información. OKX no es responsable del contenido alojado en sitios de terceros. Los holdings de activos digitales, incluidos stablecoins y NFT, suponen un alto nivel de riesgo y pueden fluctuar mucho. Debes considerar cuidadosamente si el trading o holding de activos digitales es adecuado para ti según tu situación financie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