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 對於穩定幣下一階段的理解
撰文:Web3 小律
近期,美國參議院通過了《指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又稱《GENIUS 法案》),這標誌著美國監管走向清晰化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Visa 的首席戰略與產品官 Jack Forestell 於 6 月 23 日發佈了一篇 The potential genius of GENIUS 的文章,闡述了 Visa 對於後續穩定幣世界的看法。這與 Visa CEO Ryan McInerney 在接受 CNBC 的採訪中的觀點一致。
Visa 的觀點非常重要,作為傳統法幣世界價值資金流轉(Value Transfer)的直接的統治者之一,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它們必然已經洞察了一切,並做好了相應的準備。因此,我們將 Visa 的觀點摘錄下來, 並配合上我自己的一些思考,來共同探索穩定幣的下一階段。
一、支付歷史上的「潛在」重要時刻
Jack Forestell, Visa:
對於 Visa 而言,《GENIUS 法案》應該被視為支付史上一個「潛在」的重要時刻。
之所以說「潛在」,因為雖然穩定幣代表著開啟下一個可編程數字貨幣時代(the next age of digital programmable money)的機遇,但是要真正實現規模化,還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
Visa CEO Ryan McInerney 也表示:「現在我們的世界並沒有因為穩定幣法案的通過改變太多,Visa 這幾年來一直在為穩定幣做相應的準備,並迎接穩定幣世界的到來。」
擴展新的支付技術並非易事,這需要與買家、賣家、付款人和收款人建立廣泛的信任。建立這種信任需要時間的積累,並植根於一系列複雜且相互交織的功能。通過這些功能的共同作用,以實現安全性、可靠性、安全性、欺詐保護、爭議解決、易用性和持續的創新。
穩定幣要想成為世界下一代數字支付基礎設施的一部分,需要在三個層面落地:
一、技術層(the Technology Layer)
必須有一個強大、可擴展、靈活且開放的技術骨幹,能夠安全可靠地執行大規模交易並高速運轉,對故障、洩漏或違規行為零容忍。
區塊鏈技術的進步已經為這個問題提供了有希望的解決方案。
二、儲備層(the Reserve Layer)
-
必須對交換媒介的價值和穩定性建立信任。
-
受監管、由儲備支持的穩定幣為這一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三、界面層(the Interface Layer)
必須有一個無處不在的界面層,參與者主動想要參與:
-
這一層必須為每筆交易雙方的參與者提供信任、規則、標準、安全和價值
-
它必須擴大規模以覆蓋數十億終端參與者
-
它必須為用戶提供一種簡單便捷的機制,將價值代幣(Value)轉換為他們選擇的法定貨幣(即,用戶必須能夠在他們可以並且想要使用的地方使用他們收到的價值代幣)
穩定幣基礎設施(Stablecoin Infrastructure)本身無法解決最後一層的問題,如果沒有解決方案,穩定幣將無法實現大規模普及,以及成為主流價值交換手段的願景。
如果無法普及,那麼它們肯定會用於解決狹義的支付問題、提供閉環解決方案,並作為批發型的貨幣流動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幕後基礎設施,但不會在主流支付中擴大規模。
Web3 小律 在此的思考:
我們可以將經過十幾年來驗證的區塊鏈作為結算層,將合規穩定幣作為儲備層,由此形成一個穩定幣的基礎設施。同樣,全球各地的 On/Off Ramp 網絡,法幣通道的金融機構也同樣重要。
在此基礎上,我們能夠實現法幣與穩定幣的便捷兌換,以支持眾多穩定幣支付的現實場景,來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並讓穩定幣無處不在。
在這裡看到的幾個戰略佈局,簡單總結是:
Visa 戰略投資穩定幣基礎設施 BVNK;BVNK 後續接入線上 / 線下收單巨頭 Worldpay,以及跨境 SME 收單解決方案連連支付等合作伙伴,同時結合其自身如 Visa Direct 的能力及 Account / Card 的產品,以此實現最後一公里。參考文章:Web3 支付萬字研報:消費者跨境支付的 Web3 改造。
Circle 自己發行穩定幣 USDC,聯合 Coinbase 起家,然後與全球各個金融機構搭建 Circle Payment Network——這是一個穩定幣基礎設施的重要網絡,以實現最後一公里。參考文章:Circle 發佈「穩定幣支付網絡」白皮書。
Stripe 收購 Bridge 以及 Privy,實現穩定幣基礎設施能力;通過 Stripe B2B2C 的策略,賦能 Shopify 等 B 端,實現最後一公里。參考文章:Stripe 收購 Bridge,Stripe 收購 Privy。
Ripple 從 XRP 區塊鏈,到 RippleNet 金融機構網絡,再到 RLUSD 穩定幣。參考文章:Ripple,XRP,RippleNet。
Paypal 通過自己發行的穩定幣 PYUSD,鏈接生態 PayPal 和 Venmo 等 superapp 應用程序,以整合客群,服務其 4000 萬用戶,讓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支付。
Paypal 在發行 PYUSD 之初,介紹了其演進思路:
Paypal 在成立之初,肩負的責任不僅是促進支付落地,還包括引入和傳播一種新技術——數字支付,目前這種數字支付的方式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無處不在。
雖然 Paypal 推出的穩定幣 PYUSD 並沒有這麼吸睛,但是 Paypal 此前成功的經驗能夠為 PYUSD 穩定幣支付的推出提供經驗指導及新穎見解。具體來說,Paypal 將 Mass Adoption 的演進思路分為三個階段:
-
認知覺醒(Awareness),《GENIUS 法案》就是最好的覺醒;
-
支付效用(Utility),顯然我們目前處於這一階段;
-
無處不在(Ubiquity),需要更多支持穩定幣支付的場景出現,而不是在那裡扎堆申請穩定幣牌照。
同樣,Visa CEO 在採訪中也講到真正實現支付需要的能力,與 Paypal 的演進思路相得益彰:
擴展新的支付技術並非易事,我們需要:
-
信任(Visa 上萬個金融機構的支持)
-
易用性(前端的支付產品,如 Visa Card 等)
-
規模化(Visa 數千萬個消費者與商家網絡)
採用任何新支付技術的最後階段是無處不在,無處不在的特點是將技術無縫融入日常生活中。在這個階段,人們能夠毫不費力地使用新支付技術且無感——人們只是在隨心所欲地支付,就像我們隨心所欲地聯網,而不用關心背後電信運營商的通訊格式一樣。
對於用戶而言,這裡可能無關區塊鏈,也可能無關穩定幣。
二、Visa 將助力解決這一問題
Jack Forestell, Visa:
Visa 已構建全球規模最大、安全性最高、最值得信賴,且認可度最高的第三層支付體系。Visa 已投入數十億美元對其進行持續改進,使其與底層交易媒介的兼容性日益增強,並使各方能夠輕鬆靈活地融入 Visa 生態系統。
通過整合 Visa 的基礎設施、服務和連接,Visa 為全球數十億買家和賣家提供無縫、安全的數字支付體驗,並具備無與倫比的規模、可靠性和安全性。Visa 將這一強大的組合稱為「Visa as a Service」堆棧。
從規模最小的賣家到規模最大的銀行和企業,當全球需要擴展支付解決方案時,他們都會選擇 Visa 堆棧。加密貨幣原生合作伙伴也不例外。多年來,Visa 一直與領先的加密貨幣和穩定幣參與者及平臺合作,以提供對 Visa 堆棧的訪問,並實現隨之而來的支付超大規模擴展。
自 2020 年以來,Visa 已促成近 950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購買和超過 250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支出——總計超過 1000 億美元的資金流動。
全球消費者和企業將 48 億個 Visa 憑證和近 140 億個 Visa 數字令牌視為最佳的支付方式,也是所有人、所有地方都能收款的最佳方式。Visa 的技術棧提供卓越的支付體驗,並且會不斷投入,力求使其成為最先進、最安全、最便捷的支付方式。
-
通過 Visa 的能力,用戶在購物前無需再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
-
該商家會接受我的付款嗎?
-
我需要一個專門的錢包來付款嗎?
-
我的錢包裡是否有正確類型的貨幣?我是否在正確的區塊鏈上?
-
支付這筆款項的 Gas Fee 是多少?
-
我能保留隱私嗎?一旦我從商家那裡購買了東西,其他人是否都能在未經我允許的情況下看到我的所有交易記錄和地址?
-
我能得到獎勵嗎?
-
我如何使用我的信用額度?
-
如果我遇到問題,我該與誰交談?
-
安全嗎?
絕大多數消費者和企業將繼續使用法定貨幣支付,並享受 Visa 憑證帶來的便利。對於連接到 Visa 堆棧的穩定幣驅動的解決方案而言,情況也是如此。
Web3 小律 在此的思考:
Visa 在這裡想表達的核心點是:即使你有穩定幣基礎設施的能力,但是有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能夠通過 Visa 生態網絡以及 Visa 的能力,幫助你實現規模化——Scale。這是核心。
( Visa CEO on GENIUS ACT: We『ve been embracing stablecoins)
但是就像 Walmart,Amazon 報道他們也在考慮發行自己的穩定幣,如果這些有巨大場景公司能夠繞開 Visa / Mastercard 結算網絡,能夠省去巨量的支付中介費用,這對於他們的盈利能力有巨大的提升。
這是一個 Visa 無法迴避的問題。
正如在之前《Web3 支付萬字研報:穩定幣將在 2025 如何演繹》的文章中寫道:
當前支付系統的交易手續費直接侵蝕了大多數企業的利潤,這些費用的降低將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盈利空間。第一只靴子已經落地:Stripe 宣佈他們將對穩定幣支付收取 1.5% 的費用,這比他們收取的信用卡支付費用低 30%。
為方便起見,此評估假設企業支付 1.6% 的混合支付手續費用 / 成本,並且貨幣承兌成本極低。
Walmart 年收入為 6480 億美元,可能支付 100 億美元的信用卡費用,利潤 155 億美元。算一下:消除支付費用和沃爾瑪的盈利能力,因此其估值(不考慮其他因素)僅通過更便宜的支付解決方案就能增加 60% 以上。
Chipotle 是一家發展迅速的快餐店,年收入達 98 億美元。它每年的利潤為 12 億美元,其中支付的信用卡費用為 1.48 億美元。僅通過降低支付費用,Chipotle 的盈利能力就能提高 12%——這是其資產負債表中其他地方無法獲得的驚人數字。
全國性雜貨店 Krogers 的利潤率最低,因此獲利最多。令人驚訝的是,Krogers 的淨收入和支付成本可能幾乎相等。與許多雜貨店一樣,其利潤率低於 2%,低於企業處理信用卡支付的費用。藉助穩定幣支付,Krogers 的利潤可能會翻倍。
(How stablecoins will eat payments, and what happens next, a16z)
三、穩定幣能解決什麼問題?
Jack Forestell 經常被問到「穩定幣究竟解決了什麼問題?」
對此,他表示:首先,穩定幣已經完美地在加密貨幣交易市場中找到了 Product Market Fit,而對於包括新興市場在內的部分用例而言,穩定幣仍然代表著重要的機遇。特別是:
-
在小幣種,高通脹,匯困國的用戶,他們希望持有美元但無法輕鬆獲得美元。
-
對於某些跨境資金流動用例,例如 C2C 的個人間匯款或 B2B 企業間支付。
Tether CEO: Tether 市值中只有不到 40% 是與加密貨幣市場相關的。換句話說,超過 60% 的市值增長實際上來自於 USDT 在新興市場的基層使用。USDT 市值增長的下一個推動力可能來自於大宗商品的貿易。
Visa 將這些用例視為目前尚未完全解決的新流程,為 Visa 的業務增長提供了途徑。對此,Visa 計劃與穩定幣原生合作伙伴、平臺以及我們的金融機構合作伙伴攜手,充分利用 Visa 堆棧的強大功能。
目前,在美國等發達市場,消費者和企業是否願意使用穩定幣付款尚不明朗,因為目前已有眾多競爭性選擇,可以直接從銀行賬戶使用「數字美元」進行支付。
《GENIUS 法案》為穩定幣帶來了切實可行的監管明確性,為進一步應用開闢了潛在道路。Visa 已在穩定幣領域積極開展各種解決方案,包括:
-
部署 Visa 憑證和 Visa 數字令牌,將穩定幣和加密貨幣平臺及其用戶與法定貨幣和我們的全球網絡連接起來
-
提供本地穩定幣結算
-
通過穩定幣基礎設施實現跨境資金流動解決方案
-
為客戶提供可編程貨幣解決方案
-
還有更多正在開發中
當然,要讓穩定幣真正成為天才還需要時間——而我們才剛剛開始。
Web3 小律 在此的思考:
Visa CEO 明確表示,現在大眾對於穩定幣有一種誤解:因為目前都是美元穩定幣,那麼大家理所當然地認為美國是穩定幣應用的主要落地地區。但是,穩定幣的真實使用場景 Product Market Fit,其實是在美國之外的地區,就是我們所謂的亞非拉地區——Global South。這裡大概有 30-50 個國家,穩定幣的接入能夠極高地提升金融效率。
Tether CEO 此前在 Bankless 的訪談中也印證了這一點:
美國是全球資金流動效率最高的市場之一,其金融渠道的效率可達 90%。穩定幣的引入能將效率或許能從 90% 提升至 95%,溢價空間非常有限。相比之下,在世界其他地區,引入穩定幣後,能將金融效率提供 30%-40%。所以對這些國家來說,穩定幣的意義更為重大。
因此,在這些市場中,即使對於 Visa,也難以企及。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Web3 支付萬字研報:消費者跨境支付的 Web3 改造),能夠看到在不同國家,對於支付方式的選擇都會不同。大家有興趣可以仔細看看。
德國:消費者最不願意使用信用卡或借記卡(僅 32%),而更傾向於數字 APP 支付服務(49%)和銀行轉賬或電匯(35%)。這可能是因為消費者更看重支付的安全性和易用性,正如《2022 年西歐在線支付方式》報告所強調的。
菲律賓:消費者首選數字 APP 支付方式(49%),這可能與當地 48.2% 的消費者無法接入傳統銀行系統有關。
同樣,我們能夠在 Worldpay 的 2025 報告中看到,Visa / Mastercard 在非洲的主要經濟體——尼日利亞中的普及率非常低。線下依舊是現金為王。
(GPR 2025: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payments, WorldPay)
這就是 Tether 強大之處。當全球北方正在進行軍備競賽的時候,Tether 已經深入全球南方 Global South。
如全球仍有 30 億人未擁有銀行賬戶,而 Tether 目前已覆蓋 4.5 億用戶,這裡的機會是巨大的,區分穩定幣不同產品和應用場景至關重要。
深入亞非拉,投資基礎設施,這種創新的分發渠道和對新興市場的深入滲透是 Tether 在穩定幣領域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Tether 不僅在技術上領先,還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美元分發網絡,這是 Tether 最不為人知的優勢之一。
如果說 Circle 上市之後一轉身背後全是來自傳統金融、產業巨頭的競爭對手。
那麼 Tether 的競爭對手,則是來自東大的「一帶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