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自身利益,宏大敘事的過濾法
在線上交流中,有不少讀者都留言問到RWA、穩定幣、股票代幣化交易等最近比較熱門的話題。
這些話題最近被外界炒作得十分火熱。我的朋友圈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有人發一些與此相關的大新聞。
對這些熱門話題,我自己作為一個參與者想分享的是:
我不會太癡迷一些對宏大敘事的空談,而會特別關注它是否與自身利益相關、如何與自身利益相關、我怎麼做才能讓它與自身利益相關。
這是什麼意思呢?
任何事情尤其對宏大敘事,在我現在這個階段(已經過了浪漫的學生時代,步入社會,尋求安身立命),如果我很難想到它能怎麼關乎我自身的利益,我就會快速地把它扔掉,不會在它上面浪費太多時間。
舉例來說:
比如很多讀者談到的RWA、穩定幣和股票代幣化。對這三個話題最大的宏大敘事是把鏈下資產搬到鏈上,形成7 x 24不間斷的交易市場,從而創造一個全球不間斷、不停歇的市場。
這個願景確實宏大,可是它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我自己不做頻繁的交易,所以不間斷的交易對我而言不是興趣點。
對於線下資產和股票我現在感興趣想買的標的,我現在通過合法手段都能買到,所以鏈上交易這些資產對我而言也不是興趣點。
也有其它的發散思維會說7 x 24不間斷的交易市場有沒有可能產生新型的交易所、新的應用場景、新的商業模式?
那我就會繼續問:這些新的交易所、新的場景、新的模式是不是我能參與投資?或者我能參與創業?
仔細想想後我發現能看到的有:
Coinbase目前在推它的錢包,在錢包中集成了穩定幣支付以及利用AI Agent完成各種人工任務;
Circle是穩定幣發行商,目前是最大的合規穩定幣上市公司發行商;
羅賓漢準備涉足股幣交易。
這些公司正在進行的這些業務對它們未來的營收、淨利潤可能有多大的影響,這和它們現在的估值比是高還是低?現階段合不合適買?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我感興趣的是把私募股權進行代幣化放到鏈上交易,可這一點目前看上去還要過監管那一關,前途還未卜。
最後有一點是確定性更大的:如果這些場景大部分都發生在以太坊生態,那它會帶動以太坊的幣價。
舉這個例子就是說我會把自己從“宏大”敘事里拉出來,具體落腳到現階段與我相關的利益,多從這些利益角度去想,去找機會。
否則,泛泛而談這些宏大敘事純粹就是吹牛、聊天、看熱鬧。
同樣的道理還有其他讀者問到的上海近日開始談穩定幣的新聞。
對這類新聞,很多媒體的文章動不動就大談特談它怎麼關乎民族復興、怎麼關乎國家命運、怎麼影響中美競爭,然後談完這些文章就結束了。
而我更關注的是它會不會聯繫到我的興趣點:這個討論會不會導致穩定幣和法幣的自由兌換?
如果不會導致這個結果,那我就不會在這類議題上浪費太多時間,也不會在這類文章上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