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圈和幣圈,其實是兩個極其isolated的圈子。
如果深入一線,走訪大量國內外商戶,你就會發現,
@trondao 是真正的支付底層。tron是所有數幣支付公司不得不接入的支付“底層設施”這件事實,在短期內難以撼動。這是一個hard truth
同時也需要意識到,搶奪tron的地位並不是像blur吸血opensea一樣如此簡單。通過token補貼很難立刻搶奪走tron的用戶。因為大部分底底底層的消費者,距離幣圈實在是太遠了。
xpl通過代幣化打法大概率養肥了farmer,也恭喜大家可以單幣又a8了,但是這些tokenize的打法距離支付業務落地實在太遠。
不過好的地方在於,越來越多plasma這樣的願意卷費率的支付公鏈的產生,會倒逼 @justinsuntron 閣下降低tron的資費,這個對於推動數字貨幣支付的行業發展具有巨大的意義。非常期待越來越多優秀的支付公鏈下場卷,做好基礎設施的工作。
現在的幾條鏈,eth(太貴),bsc(一旦打新就很堵),sol(大部分商戶和消費者不知道sol也不知道去哪裡買),base(大部分支付商家聽都沒聽base),tron(一切都好,就是太貴)。現在就是真的沒有一條適合支付的公鏈。
說這麼多都是純粹從業務角度出發思考,炒幣角度更看市場情緒、控籌情況、有沒有上韓國所等,那是另一個主題了哈哈。

隨著@PlasmaFDN上線在即,Pros&Con, Shill與Fud都出來了不少
市場最關心的是 - 穩定幣公鏈這個東西,是不是一個想象力巨大的賽道,是不是一個能掀翻Tron的東西
與@trondao相比,Plasma有兩個比較明顯的優勢- Pros
1. 更快更便宜,轉U零費用,逼得Tron最近也“降價”60%,但畢竟還是有,不是零
2. EVM兼容,AAVE,Curve等藍籌過來很方便,Tron上的Defi生態基本就只有Justlend一家TVL能看
至於共識底層技術架構啥都,真的不重要。BTC側鏈,安全性基本還是要靠自身POS的,與BTC關係有點但關係不大,看成Merlin也沒毛病
當然劣勢也同樣明顯 - Cons
1. Tron 的USDT TVL雖然從高點的83B降到了76B,那也比Plasma高一個量級,當前依舊還是碾壓級別的領先
2. USDT本質上/或者目前來說,是一個監管規避的產物,有點像一個東南亞鏈上版本的”EuroDollar” - (歐洲美元這個概念還是之前我從@joyliumacro小姐姐視頻裡學習到的),所以多數的USDT持有人只做兩件事 - 1. CEX內炒幣+轉帳 2. 當作美元的SOV,變相持有美元,需要的時候出入金。所以“鏈上支付”這件事反而不是USDT的主要使用場景。
對於1和2來說,Tron的集成度幾年下來是一道巨大的護城河,孫哥@justinsuntron這幾年這方面工作可不是白做的。 而對於鏈上支付來說,我之前寫的@tempo分銷渠道似乎是更具優勢
然後Shill和Fud也可以說說
可以Shill的點是,我本人跟Founder以及一些Plasma生態項目都聊過,感覺還是很Solid的,去年沒投的主要原因一個是沒看清穩定幣鏈這個未來趨勢,二是24年那個大環境下覺得貴……且Plasma跟Binance,AAVE的合作等等都說明資源異常之好,不是每個鏈一上來就有3-4B的TVL打底,且在Binance 上了盤前合約還能穩在6-7B這麼個盤前市值
Fud的點是今天看到有人爆料說Plasma跟Blast團隊高度重合,真偽目前沒法判斷,畢竟我只聊過Founder本人。先假設是真,那這事兒是好是壞就見仁見智了。Blast當年也是紅極一時的項目,說明團隊是有想法會搞事的,壞處就是抓完熱點挖了個坑不管填,熱度過了就扔那了……我只能說這次從生態項目方給我的反饋來看,Plasma應該還是打算長期建設+搞事兒的,大概率不會像Blast那樣“太監”了
所以Tron VS Plasma,老錢 VS 新勢力,你更看好哪個?
2.87萬
42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