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Yaps再也換不到空投了 而且我$1.09加倉質押的 $KAITO 也跌到成本價了 也許真的一點輿論危機就能扭轉項目走向 建議不要整合什麼swap功能了 做好項目投放資源和代幣分發平臺就已經足夠大夥吃的了 非fud
《K平臺到底怎麼了?用戶血虧到底誰買單?》 一週前,Yuhu @Punk9277 老闆在跟我的討論中提到:歡迎冰蛙監督平臺。 誰成想,只不到一週,我就不得不再次給出我的“監督”意見了。 這一次,我們不帶情緒,只談問題,懇請K平臺以及Yuhu老闆迴應。 首先,作為打新平臺,最根本的底線是什麼?我認為無非是公平性和透明性。 那麼試問,為什麼項目方提前三天都打幣過來了,注意,這些幣都是發放給用戶的,那麼你們作為中間商為什麼要卡著遲遲拖著不放,任由價格下跌??疏忽還是故意?? 技術問題??要是技術不行,為何要接業務,用戶利益的損失卻要以你們的技術拉跨為代價?? 更進一步,為何你的Swap的磨損和Gas這麼高,讓原本就損失的用戶,雪上加霜??? 我不去揣測你們是否惡意,但你們的所有行為,客觀結果就是讓用戶實打實地虧錢。 那麼,問題出來後為何不是第一時間補償與解決,而是甩鍋項目、模糊處理?你們所謂的“重視用戶反饋”,就是這樣體現的嗎? 我真心不喜歡搞對立,很多用戶實際也願意以極大的剋制去“監督”、去“等待”,哪怕被割過,也仍然希望平臺能做出改變。 但如果平臺始終堅持自己沒錯,甚至連正面迴應都拒絕,那這份剋制將不再存在,轉而會變成維權與無盡的討伐。 最後,真心希望說一套做一套不是你們的價值觀,也不要成為Web3的“西貝”。
查看原文
1.64萬
0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