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剿“有毒訂單流”:Jump 要親自為 Solana 打造鏈上納斯達克了嗎?】 前兩天看到 Jump Crypto 發布一篇文章提出了 DFBA(雙流批次拍賣)這個概念,旨在解決傳統交易市場尤其是 CLOB 的固有問題,力圖消除不公平的速度競爭,保護市場參與者。 考慮到 Jump 與 Solana 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以及近期 Solana 的融資情況和 SOL 版微策略的進展,個人認為 Jump 在這個時間點上提出 DFBA 是個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行為。 所以這篇文章分享一下我對 DFBA 的理解(反正自己也研究了,就順便把我學到的精華再投餵給大家😆俗稱“吃了吐”) 另外非常感謝塞哥分享這個信息。在 crypto 這個異常浮躁的市場上,塞哥絕對是為數不多一直保持著本心在做投研的博主了,指路塞哥的分析👉 ▰▰▰▰▰▰▰▰▰▰▰▰ 文章分下面幾個部分,我會分幾個 thread 寫完,今天先寫上半部分。 上半部分:CLOB vs DFBA 1️⃣關鍵術語解釋(chiikawa 版):maker、taker、有毒訂單流、自然交易流、逆向選擇 2️⃣CLOB 的結構劣勢:最快的人拿走了最多利潤,MM 承受了最多損失,普通散戶也受到了一定損害 3️⃣Jump Crypto DFBA 運作機制:雙流設計、批次拍賣、統一清算價 下半部分:如何訂單分流 4️⃣訂單分流的“思想鋼印”——傳統金融的「Who, Where, How」框架 5️⃣加密貨幣如何復刻與“魔改”TradFi 訂單分流體系的「Who, Where, How」 6️⃣加密貨幣的終局之路在哪裡:DFBA、ZK 聲譽、意圖交易? 扯蛋(彩蛋?)環節 7️⃣Jump 的真實目的:打造 Solana 的鏈上納斯達克? ▰▰▰▰▰▰▰▰▰▰▰▰ 🚩第一章:關鍵術語 首先要認識市場的三類主要角色,今天會頻繁使用 chiikawa 舉例子(其實很想做個低脂二創視頻,但我水平有限實在是搞不定,等以後吧)。 ⭕️人物角色如圖所示: -做市商 (MM/LP/maker):勤勞的“做市商小八”。 通過在市場上同時掛出買單和賣單,他們為市場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流動性,賺取微薄的買賣差價。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必須承擔價格波動的風險。 -交易者 (Taker):交易者可以分為兩種訂單流: 🌊自然流量...
查看原文
6.13萬
313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