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華爾街,“幣股聯動”的機遇與挑戰】 近年來,“幣股聯動”正成為資本市場與加密世界之間最熱的風口之一。 從比特幣龍頭 MicroStrategy $MSTR ,到以太坊戰略儲備的 BitMine $BMNR 與 SharpLink Gaming $SBET ,再到 SOL 、 BNB 、 XRP 等多鏈資產的進入,“幣股聯動”正逐步從少數案例演變為一股潮流。 本文結合互聯網從業、私募基金以及2014年進入比特幣行業以來的觀察,系統梳理幣股聯動的模式、動因、風險與趨勢。 一、什麼是“幣股聯動”? “幣”指加密貨幣,“股”指股票,“幣股聯動”即Crypto與股票市場的聯動操作。 最早的代表是 MicroStrategy(現更名為 Strategy,股票代碼 MSTR),這家公司持續買入比特幣,目前持有 64.98 萬枚 BTC,市值超 760 億美元,佔比特幣總供應量的 3.09%。 在 2024 年 11 月的高峰期,MSTR 日成交額達 400-500 億美元,超過英偉達和特斯拉,儘管其市值只是後者的零頭。 2025 年 6 月,以太坊戰略儲備公司浮出水面,形成“雙龍頭”格局: 龍一:BitMine(BMNR)持有 83.3133 萬枚 ETH,董事長 Tom Lee 在華爾街有極強的號召力。 龍二:SharpLink Gaming(SBET)持有 52.1939 萬枚 ETH,其核心人物為以太坊聯合創始人、MetaMask 母公司創始人 Joseph Lubin。 此後,持有 $SOL 、 $BNB 、 $XRP 等加密資產的上市公司不斷出現,空殼公司與實力項目方的合作玩法也層出不窮。 對空殼上市公司而言,綁定Crypto是拉股價、賣股票、賣殼的手段; 對加密項目方而言,這是“翻身、洗白、變現”的機會,有的甚至通過上市公司股票直接獲利。 資本市場一貫用最性感的故事吸引最多的資金:發公告、定增募資買幣、股價上漲、再募資……形成飛輪效應,直到市場不再買單,潮水退去,開始去槓桿——那時,誰在裸泳便一目瞭然。 二、幣股聯動的主要模式 自有資金/募資買幣。上市公司直接用自有資金或募集資金買入 BTC、ETH等主流加密資產。 項目方借殼上市。加密項目通過收購空殼上市公司,實質性“借殼”成為上市公司控股方或董事長。 切入加密相關業務。從挖礦,到穩定幣、RWA、資產代幣化等,上市公司涉足加密生態的各個賽道。 純概念炒作。無實質業務,僅通過公告、新聞與市場情緒推動股價上漲,這類情況在美股、港股,甚至 A 股都有案例。 三、為什麼加密項目方要綁定上市公司? 身份洗白與合規化。從灰色產業身份轉為上市公司董事長,這是許多項目方“上岸”的唯一機會,也是邁向合規的第一步。 最佳流動性與資本運作平臺。美股、港股等證券市場提供的融資和資本運作能力,遠優於加密原生市場。 品牌與聲望效應。在納斯達克或紐交所敲鐘,是許多創業者的終極夢想——波場創始人孫宇晨近期便實現了這一點。 四、“幣股聯動”的風險與挑戰 市值陷阱。很多投資者不瞭解股票的市值計算方式。幣股聯動的公司往往頻繁增發股本,導致市值被嚴重低估。很多人看到 5000 萬或 1000 萬美元的市值就衝進去,殊不知增發後真實市值已是 10 億美元。 缺乏業績支撐。絕大多數幣股概念公司沒有穩定的主營收入,股價高度依賴情緒與炒作。 高槓桿波動。幣股概念相當於加了槓桿的Crypto,漲跌幅都被放大,一旦情緒退潮,極易“雙殺”——幣價跌、股價也跌。 死亡螺旋風險。以太坊創始人V神曾描繪最糟糕的鏈式反應:ETH 下跌 → 強制平倉 → 進一步砸盤 → 信任崩塌。 五、“幣股聯動”未來趨勢 更多持幣上市公司出現目前集中在 BTC、ETH、SOL、BNB,未來持續擴展到 XRP、DOGE、TRX、TON、SUI、LTC、FET 等。 美股是主戰場,港股局部活躍美股仍是核心舞臺,港股在亞洲項目方中有一定吸引力。 監管遲早跟進創新總是跑在監管前面,等出現系統性風險後,監管才會介入。 投資需謹慎。無論是 2023 年的銘文、2024 年的 meme,還是 2025 年的幣股風口,最終只有少數頭部公司能穿越牛熊,大部分概念股終將歸零。 結語 幣股聯動,是加密市場與傳統資本市場深度融合的產物,蘊含巨大的機會,也暗藏高風險。 對投資者而言,既要懂幣,也要懂股,更要懂資本市場的規則。 風口上的飛行,不僅需要膽識,更需要降落傘。 @1783DAO @BroadChain_info #1783DAO #BroadChain #Crypto #Web3 #RWA #Stablecoin #Stock
查看原文
5.48萬
7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