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果 Agent 是答案,為什麼 DeFi 仍遍地中心化組件? 因為 Agent 治標,意圖治本——@anoma 正在協議層根治 Web3 的協調癌。 個人對 @anoma 的 意圖感到困惑:這不就是 Agent 換了個名字? 錯! 看完白皮書我悟了:意圖是協議層的原子樂高,Agent 只是應用層的執行工具。👇
2/ 🔑 關鍵區別: 1️⃣ 意圖 = 聲明目標 → “我想用 1 ETH 換 ≥2000 USDC” → 無需指定路徑/對手方,求解器自動 NP 優化匹配 2️⃣ Agent = 執行過程 → “監控 DEX,當 1 ETH>2000 USDC 時發起交易” → 依賴預設策略,暴露邏輯易被搶跑 👇
3/ 💡 為什麼意圖碾壓 Agent? 隱私性:意圖可加密(ZK 驗證條件),Agent 策略裸奔 可組合性:Alice 賣 ETH + Bob 買門票 + Carol 換酒店 → 求解器一鍵原子結算 無信任風險:求解器無權動用戶資產,Agent 需私鑰授權 👇
4/ 🌉 更深刻的意義: Anoma 將 “用戶目標” 變為協議層原語,就像 TCP/IP 標準化了數據傳輸。而 Agent 只是舊架構上的修補——試圖用馬車優化通往羅馬的路,但 Anoma 直接修了高鐵! ⛓️ 開發者注意: 未來 Agent 可基於 Anoma 生成更優意圖(如動態調整價格閾值),但結算層永遠是意圖的樂高帝國。👇
查看原文
3萬
1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