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來的替代幣季?– 韓文摘要
0. 摘要
- 零售投資者的重複行為模式,如財富效應和追趕交易,表明我們已經進入或非常接近第三次替代幣季。
第一次替代幣季:2017年2月27日–2018年1月15日
第二次替代幣季:2021年1月4日–2022年5月9日
- 此次替代幣季的特點是圍繞成熟的大型資產。這是由於網絡效應增長和機構參與增加而產生的結構性變化。
- 不再現實地期望所有替代幣像過去那樣無差別上漲。只有那些證明了真實價值的項目才能吸引市場的興趣和資本。
1. 介紹
近幾個月來,對替代幣的興趣急劇上升。谷歌搜索趨勢和替代幣價格的上漲就是證據。
在這種背景下,市場參與者提出的關鍵問題是:
這一周期會有替代幣季嗎?如果有,將以何種形式展開?
為了分析這一點,本報告將
① 回顧過去替代幣季的價格趨勢和模式,並
② 總結反覆創造替代幣季的心理和結構因素。
2. 替代幣季的解剖
2.1 定義和標準
- 替代幣的定義:所有虛擬資產(包括穩定幣),不包括比特幣。
- 替代幣季的定義:比特幣主導地位從高峰下降到低谷的90天以上的期間。
→ 換句話說,當BTC的市場份額減少,替代幣的市場價值份額增加的時候。
📌 注意:第二季(2021–2022)被認為因Luna事件(2022年5月)而提前結束。原因是隨後的主導地位下降是由於BTC的下跌,而不是替代幣的反彈,Terra/Luna的崩潰是打破整個替代幣市場樂觀情緒的轉折點。
此外,當時,由於去槓桿化(Genesis、3AC、BlockFi等),BTC面臨著巨大的賣壓,對替代幣的樂觀情緒已經從市場中消失。
2.2 分段分析
替代幣被分類為ETH、市值前10名和其他,以分析每個季節的重要性。
-> 分析顯示,隨著季節的重複,ETH和頂級替代幣對整體替代幣上漲的貢獻正在增加。
這反映了(1)網絡效應集中方向的變化,以及(2)機構資本流入更可靠資產的趨勢。
換句話說,替代幣市場正逐漸從“每個人的市場”轉變為圍繞少數領先資產的市場。
這一趨勢從
第一次季節(ICO炒作),
第二次季節(仍然在某種程度上基於實際使用),
第三次季節(圍繞幾個具有證明效用的資產、RWA、DeFi),顯示出逐漸的極化和成熟。
2.3 尚未出現過熱信號
CMC的加密恐懼與貪婪指數尚未進入過熱區域。
ETH的資金利率也處於正常水平。
→ 目前市場上沒有零售過熱的跡象。
這表明我們可能仍然處於周期的開始,而不是中點,這表明未來市場對替代幣的興趣有顯著增長的潛力。
3. 替代幣季的心理
3.1 現有資金:財富效應
BTC價格上漲 → 投資者情緒改善 → 為尋求更高回報而轉向風險曲線的上端(替代幣)。
這一趨勢在第二季尤為明顯,當時BTC下跌了-6.4%,但替代幣卻錄得了顯著的增長。
換句話說,替代幣季可以理解為比特幣財富效應的衍生現象。
3.2 新資金:追趕交易
新的零售投資者因媒體報導而被吸引,將興趣轉向“價格較低”的替代幣,因為他們認為“BTC已經上漲太多”。
此時出現的一種典型心理偏見是單位偏見。
→ 當單位價格較低時,感覺更便宜,導致錯覺認為它可以上漲更多。
→ 例子:“BTC是$117,000,但XRP是$3,所以也許XRP更有前景?”
迷因幣利用這種心理,通過大量發行和超低單位價格吸引投資者。
(例子:PEPE = $0.00001148)
→ 這種行為模式在傳統市場中也重複出現,2020年蘋果通過4比1的股票拆分將股價從$500降低到$125。
4. 結論
4.1 整體判斷
儘管到目前為止的數據不足,
考慮到比特幣主導地位的下降和投資者情緒的恢復,我們很可能處於第三次替代幣季的開始。
然而,這更可能是一個基於技術成熟和網絡效應的選擇性牛市,而不是過去那樣的廣泛上漲。
因此,之前使用的公式,
“如果前50名中有75%表現優於BTC,那就是替代幣季,”可能不再有效。
4.2 不再所有船隻都會上漲
看起來無差別的替代幣炒作時代已經結束,過去整個市場一起上漲的情況不再存在。
雖然仍然可能出現市值為$50M的替代幣變成$5B的情況,但這些將限於特殊情況,並且正在創造一種只有真正有能力的項目才能生存的環境。
隨著機構資本的參與、投資者選擇能力的提高以及對炒作/拋售計劃的疲勞,100倍代幣不再對所有人開放。
這最終標誌著加密行業的成熟,並將有助於稀釋“加密作為輕鬆賺錢”的形象。
→ 慢慢地,但穩定地,這個行業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完整報告:
查看原文


1.26萬
15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