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以太坊還是比特幣,才是去中心化金融的基石,這個爭論,從上個週期開始,一直沒有結論 等以太再翻個倍,這個討論又會成為顯學
感謝藍狐老師拋玉引磚—— 換句話說: BTC 是“金融世界的黃金”, ETH 是“金融世界的憲法”。 1️⃣ETH 是一種“制度架構”,而不僅是資產 ETH 的本質不像 BTC 那樣是單純的“價值錨定物”,它更像是一種新型制度架構的操作系統。它承載的不只是資產上鏈,而是“金融運行規則”的鏈上重構:包括清算邏輯、合約執行、公平交易等原本由法律和機構信任系統來支撐的內容,現在可以靠代碼自動完成。這種制度自動化能力,是機構們押注 ETH 的根本邏輯之一。 簡而言之: BTC 是金融世界的“黃金”,ETH 是金融世界的“憲法”。 2️⃣ ETH 是美元霸權的“第二曲線” 與其說 ETH 對抗美元,不如說 ETH 是美元數字化的必然依託。穩定幣(USDC/USDT)本質上是美元的“鏈上殖民”,而目前主流的發行平臺正是 ETH 生態。這個“技術外包”其實讓 ETH 成了美元新帝國的網絡基礎設施。 所以,華爾街機構並不是對 ETH 本身感興趣,而是他們已經意識到: 要想讓美元在未來 AI + 鏈上世界中繼續主宰,就必須押注 ETH。 3️⃣ 從“投ETH”到“構建在ETH之上” 這輪爭搶 ETH,不只是買入代幣,而是機構們準備遷移金融原生業務邏輯到鏈上的前奏。他們不僅想買資產,還想成為鏈上銀行、鏈上交易所、鏈上託管機構……這是一種更深層的利益綁定。 這就是為什麼: 搶 ETH,不是搶價格,是搶入口、搶土地產權、搶未來話語權。 表面上,ETH 是開放平臺;但深層邏輯是:它把監管風險社會化了。不同機構可以在 ETH 生態中部署協議、交易產品、做 KYC,而由公共鏈承擔底層治理和技術變革壓力。這種“抗風險集體承包制”,比單打獨鬥更現實。 BTC 是“價值共識”,ETH 是“制度共識”。
查看原文
1.78萬
16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