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CC 不是敘事大會》 剛在戛納結束的ETHCC 2025,和去年布魯塞爾那屆畫風完全不同。 今年,早就不是講新故事的地方了,反而更像是在清算舊敘事的漏洞。 @VitalikButerin 那套“去中心化三問”——走開測試、內鬼測試、可信代碼,看似哲學,實則對現在 Layer2 的反諷警鐘: 一鍵升級的 L2,託管前端,ZK 的中心化依賴,技術精美,但創始人一跑路、RPC 一抽風,你還自由嗎? 這不是假設,是現實。 @StaniKulechov 說得更直接: DeFi 要贏,不靠“收益更高”,而是收益可信、可編程。 下一波用戶不是來上課的,是要點一下就能跑的錢包 + 明確收益模型。 RWAs 是橋。@BlackRock 的 28 億基金,@LibreCapital 的 5 億債務,不是來炒幣的,是在建一個更透明、更靈活的金融底座。 Infra 層,Rollup + AI 是新組合: ZK 帶隱私和吞吐,AI 落地在合約審計、DAO 治理、安全工具,不是蹭熱點,而是真正增強去中心化的執行力。 穩定幣這塊也在進化: GHO、crvUSD、USDe 各玩機制,把“套利貨幣”變成資產層的 protocol money。 @AleoHQ 把隱私變成機構友好的護城河,試圖平衡鏈上身份合規 vs. 透明性的矛盾。 Narrative farming已經過去式,真正的 Builder 在做減法: 砍掉中心化依賴、複雜交互、博傻激勵,只留下抗風險、抗審查的系統結構。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