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资产使用的普及,诈骗分子也不断变换手法,利用用户对区块链、C2C买卖、提币流程等认知不足,通过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及线下话术,诱导用户进行非法转账或授权操作,最终造成资产损失甚至牵连无辜用户账户被冻结。本文将系统性梳理C2C交易中常见诈骗类型,并结合真实案例,提醒广大用户:切勿轻信他人指导进行投资或代操作账户,任何“投资返利”“提币返差价”的说法,极有可能是诈骗!
一、C2C常见诈骗类型
诈骗分子主要利用以下几类手段实施诈骗:
诱导用户参与虚假投资项目,如跨境电商、线下实体门店加盟、“老师”推荐的虚拟币项目;
诱导提币到指定平台,打着“返差价”“套利收益”幌子,实则引导用户将资产转入菠菜(博彩)平台或诈骗地址;
骗取账户控制权,诱导用户将平台账号密码、验证码、绑定操作、提币权限交由“老师”或“助手”代为操作;
使用老人、小白用户注册账户进行转移资产,一旦涉案,平台会冻结账户配合警方调查,用户可能因此无辜受损。
二、真实诈骗案例举例
以下是近期平台用户遇到的典型诈骗场景,请务必提高警惕,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案例1:社交平台“短视频+返利投资”骗局
某用户在抖音刷到一条关于“投资返利”的短视频,视频中展示通过交易所平台买币、提币至某地址后可获取“10%差价返利”。用户在添加客服后被引导完成注册、C2C买币、提币操作,实际提币地址为诈骗方菠菜平台地址。事后发现被骗报案,导致交易对手商家账户被冻结,平台正常用户也遭受牵连。风险点: 所谓“返利”“套利”诱导提币,是诈骗分子诱导资金转入其控制地址的常见手段。
案例2:老年人被“投资老师”操控账户
一位老年人通过微信群认识所谓“投资达人”,对方以“帮你赚钱”“全程指导”为由,协助其注册交易所平台账户,并要求绑定自己的提币地址,或直接索取平台登录信息进行远程代操作。最终该账户中的币被全部转走,家属报警后,老人的银行账户及相关交易链路均被警方冻结调查。风险点: 账户操作应由本人完成,切勿将账号、验证码或提币权限交由他人掌控!
案例3:年轻人被骗加入“跨境电商”项目
某刚毕业的大学生,在Telegram群被介绍一项“低投入高回报”的跨境电商开店项目,声称只需缴纳一定“店铺押金”即可月入过万。对方提供详细的“教学手册”,指导其注册交易所平台账户并购买USDT,后引导其提币至诈骗方地址作为“加盟费”,提币后对方失联。
风险点: 所谓“电商项目”“实体投资”,本质是新瓶装旧酒的资金盘骗局。凡是涉及加密货币转账的押金行为,均需警惕。
案例4:“红太阳团队”操盘投资骗局
诈骗团伙以“红太阳”投资网站为包装,先以几十元“试水投资”获取老年人信任,随后诱导其注册交易所平台账户、购买数字资产,并一步步诱导至指定平台提币投资。最终用户损失惨重,资产被转入菠菜网站或诈骗地址。风险点: 网络上所谓“团队运营”“名师指导”的投资盘,大多为诈骗团伙操盘的资金盘。越是“操作简单”“高收益返利”的说法,越应高度警惕。
三、“账户被操控”诈骗案例拆解
背景简介:
用户注册平台账户,注册当天完成KYC认证后资产即被转走。平台后台显示账户有来自香港的登录行为,与实际注册地严重不符,结合用户反馈,事件流程如下:
步骤还原:
诈骗者引导注册 用户通过Telegram等社群接触到“高返利投资项目”,被引导注册交易所平台账户,邮箱、谷歌验证器均由诈骗分子提供并设置。
完成KYC后账户被接管 用户按指引完成KYC认证后,将整套账户交由诈骗人员掌控,对方通过科学上网(香港IP)登录账户。
绑定提币地址+设置免认证提币 骗子在登录后第一时间将提币地址绑定,并开启免认证提币功能,以规避日后操作验证。
引导用户C2C买币并付款 用户在诈骗人员“指导”下完成C2C买币交易,并由本人进行付款,交易合规但被利用。
诱导提币至诈骗地址 提币操作由用户本人执行,但地址早已被诈骗人员预设。转账完成后诈骗方立即失联。
用户醒悟为时已晚 没有收到所谓返佣后联系诈骗者无果,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账户资产已无法追回。

案件特征:
诈骗分子控制整个注册与验证过程
利用科学上网远程操控账户设置
用户以为自己在“正规投资”,但实则处于操控流程中
涉案地址与多起风险交易相关联,为平台风控重点监控目标
提醒: 任何第三方代为注册、设置账户、操作提币的行为,都是极高风险行为!一旦账户被用于洗钱、诈骗等违法行为,平台将配合警方冻结资产进行调查,后果严重。
四、用户警示与注意事项
请牢记以下安全操作要点,保护您的数字资产安全:
不要轻信任何“投资项目”,尤其是通过陌生人推荐、社交媒体私信、短视频留言区引流的投资信息;
不要将账户交由他人操作,包括但不限于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提币操作、绑定地址等;
不要被“提币返利”“套利差价”等名义诱导转账,一旦提币至诈骗地址,资产将难以追回;
警惕老年人或未成年人被操控注册账户,如家中成员接触此类内容,务必进行风险教育;
一旦发现可疑行为或被骗,应第一时间联系客服并报警,并提供完整交易记录协助调查;
商家如发现频繁遭遇用户举报、资金冻结,应加强风控提醒,避免无辜受损。
总结
C2C交易本质是用户之间的自由买卖行为,但当这类交易被诈骗分子利用成为“转移资产”的渠道时,不仅用户自身资产受损,还可能对交易商家、平台安全造成连带影响。我们再次提醒广大用户:账户是你在数字世界的资产门户,任何“高收益”“老师代操”的说辞,都是危险的开始。投资需谨慎,操作更需亲自进行!如您在交易过程中遇到任何可疑情况,请立即联系平台官方客服进行核实!
© 2025 OKX。本文可以全文复制或分发,也可以使用本文 100 字或更少的摘录,前提是此类使用是非商业性的。整篇文章的任何复制或分发亦必须突出说明:“本文版权所有 © 2025 OKX,经许可使用。”允许的摘录必须引用文章名称并包含出处,例如“文章名称,[作者姓名 (如适用)],© 2025 OKX”。不允许对本文进行衍生作品或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