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FufutureDAO基金會負責人Jack:當納斯達克進場,誰能坐上RWA的歷史級班車?

RWA 敘事,何時才能真正從「映射賽道」轉向「交易邏輯」?

在經歷了 BlackRock、Franklin Templeton 等華爾街巨頭的輪番入局後,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一直懸而未決,直到一個關鍵變量的出現——納斯達克的潛在入場,無疑將為這場深刻的敘事迭代,踩下最有力的一腳油門。

在此背景下,RWA 走到了一個微妙的拐點,過去那種停留在「資產映射」層面的玩法已顯疲態,而關於「鏈上原生用途」與「可組合交易」的新範式正在成為角逐的焦點,當資產上鏈本身不再是難題,真正的挑戰在於:誰能接住鏈上交易這「最後一公里」?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與 FufutureDAO 基金會負責人 Jack 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在他看來,RWA 的勝負手不在於發行的先後,而在於交易本身。

而好戲,將在納斯達克親自入場後,才真正開始。

一、「舊資產」與「新世界」的衝突

1. 今年以來,從各大 TradFi 巨頭相繼入局到最新 SEC 的表態,RWA 成為全行業關注的焦點,您怎麼看這波熱度? 有沒有什麼行業誤讀或概念混淆?

Jack:我認為當前最大的誤讀,就是將「資產上鏈」這個動作本身與 RWA 的終極價值劃上了等號。 很多人認為,只要把一支股票、一筆債券變成一個 Token,RWA 革命就完成了,這本質上還是在用 Web 2 的「映射思維」,把區塊鏈僅僅當成了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

這種思維忽略了根本問題:資產上鏈後,如何釋放其流動性? 如何建立高效的做市機制? 如何實現跨資產的組合交易? 如果這些底層的交易邏輯問題不被解決,那所謂的「鏈上 RWA」就只是一個存在於錢包裡的、流動性枯竭的憑證,與它在傳統券商賬戶裡的狀態並無本質區別。

因此,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當前關於穩定幣、美股的 RWA 代幣化嘗試,更應該預見到,未來廣闊的大宗商品、不動產、甚至碳信用等主流金融資產,都需要一套全新的鏈上交易範式來承載,這才是萬億規模的真正所在。

2. 很多人將合規視為 RWA...

查看原文
5,280
0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