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構金融基礎設施:穩定幣如何悄然重塑全球價值流動

作者:Alec Goh,HTX Ventures

 

在數字時代,金融基礎設施正在被悄然重寫——塊塊相扣,行行相生。這場變革的核心是穩定幣——一種與美元等法定貨幣掛鉤的加密貨幣——它正從投機工具演變為跨境交易、流動性獲取和可編程金融的關鍵推動者。

曾幾何時,穩定幣的應用場景還僅限於加密交易所的小眾領域。如今,在面臨通脹或資本管制的地區,它正驅動著匯款、貿易融資,甚至薪資支付。正如 HTX Ventures 的研報《美元的鏈上延伸:穩定幣、影子銀行與全球支付權重重構》所指出的,在土耳其、阿根廷、黎巴嫩和尼日利亞等市場,穩定幣已成為“生命線”——其用途並非投機,而是保值、結算跨境交易和獲取美元流動性。

這一轉變不僅是行為層面的,更是架構層面的。隨著資本流向上鏈,貨幣本身的基礎設施正在被重構。過去通過代理行和 SWIFT 完成的流程,如今正通過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協議實現,在降低成本、縮短結算時間的同時,提升了透明度。

可編程價值與金融協同

除了速度和成本,可編程性正在重新定義金融邏輯。穩定幣可嵌入智能合約,自動化合規、託管和利息支付——為資本解鎖了新的協同機制。對於中小企業和初創公司而言,這意味著能夠使用過去只有大型機構才能獲得的金融工具。

Aave、Compound 和 Curve 等平臺已發展為去中心化貨幣市場,無需中介即可實現穩定幣的借貸與互換。這種去中介化不僅提升了效率,也催生了對新型信任機制的需求——推動了鏈上證明、儲備金證明和實時審計的興起。

“影子貨幣”的出現與系統性風險

隨著穩定幣規模擴大,它們也將“影子流動性”引入全球體系。這些是存在於傳統銀行體系之外的美元——通過錢包、協議和 API 流通,卻由短期主權國債等現實世界資產(RWA)支持。穩定幣日益被用作抵押品、收益工具或再質押資產,這引入了一種層級化的風險結構——其本質類似於影子銀行系統,儘管透明度更高。

但透明不等於免疫。超額抵押、智能合約漏洞利用和連鎖清算等風險依然存在——且常因協議的可組合性而被放大。穩定幣要實現全球規模的實用價值,系統性風險保障措施必須同步演進。這包括標準化的審計、熔斷機制和保險機制,...

查看原文
1.06萬
0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