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p/Bonk/$M 三分 Meme,資產發行的兩條路徑

Pump/Bonk/$M 三分 Meme,資產發行的兩條路徑

作者:佐爺歪脖山

暴富秘訣 = 創新資產類型 + 提升資本效率

$PUMP 發幣造勢、喧囂到寂靜的全流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已經出現,MemeCore,其代幣 $M 不僅搶佔 CT 熱榜,還成功拿下幣安 Alpha,其次是 Bonk 緊跟其後,盯上了中文區用戶。

英文項目方說中文,又讓我想起來 SBF 的時代,那時候世界還是大同的。

圖片說明:Bonkfun 說中文

圖片來源:@SolportTom

不過別緊張,今天不是分析 PUMP 們的價格走勢,而是想聊一下為什麼 Meme 平臺發幣,以及在 Meme 大週期結束後,竟然發幣還能掀起浪花朵朵。

賺走最後一個銅板

PumpFun 發幣是把自身作為 Meme 平臺價值最大化。

正常的 Meme 平臺應該死於 CZ 攜 FourMeme 入場時宣告終結,請注意,我說的是 Meme 平臺作為全行業共識,作為主流資產發行平臺的結束,如果是 Meme 本身,那要追溯到 1 月份 $TRUMP 的出爐。

前文回顧:Meme 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

隨後的 PumpFun 和 Raydium 分手,你建 AMM 池,我建 Meme 發射臺,都是共識分裂的明證。

圖片說明:PumpFun 利潤走勢

圖片來源:@jphackworth42

愈發奇怪,怎麼在近半年後的不僅 Pump Fun 平臺幣成為全場焦點,還能吸引 Bonk 和 $M 等眾多同類分食流動性,參考 DePIN、NFT、BTCFi 和 L2 賽道,基本都不會在主敘事終結後,還能維持發幣時的潑天流量。

更正常的節奏是,在行業共識最聚焦之時,直接發幣榨乾市場流動性

  • • 比如 NFT 的“正面案例” Blur,反面案例是 OpenSea;

  • • DePIN 的 Filecoin、Helium(Mobile),反面的 Starpower;

  • • BTCFi 的 Babylon,反面的一眾 BTC L2

但是 Meme 正常的流動性都被 $TRUMP 吸走,理論上 FourMeme 的出現就該是 PumpFun 的死期,但是,PUMP 代幣竟然還能攪動風雲。

PumpFun 給出了消亡賽道的最完美退出方式,賺走市場積攢的最後一個銅板。

加密資產創造和表達,一種是效率導向,讓信息流(Kaito)或者資金流(Aave)轉的更快、槓桿更高,一種是創新表達方式,沿著代幣—NFT--Meme--穩定幣發展。

如果要回答 PumpFun 怎麼做到的,首先回顧下 NFT 的成功和失敗,不同於銘文、BTCFi 這些最後被證偽的賽道,NFT 在項目方領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Genesis NFT 代表項目的期權,甚至是某種 Coinlist 的類似物,取決於項目方如何設計,作為時尚符號和門票的 NFT 失敗,換來資產符號的成功。

NFT 趨勢肯定不會回來,我的理解是 Meme 作為一種資產板塊會長存。

就像是山寨季不再回來,也不影響大家繼續發山寨,做 Alpha 積分。

Meme 也是如此,人們的估值體系會變化,PumpFun 不會是幣安,也不會是 Hyperliquid,但是 Uniswap不也活著嗎。

在徹底失敗和走向成功之間,還有平安落地的選擇,是非功過,留下世人評說。

下一個能落地的場景

之前,加密行業認為能落地是走向 Mass Adaption;

現在,加密行業認為落地是能完成最後的發幣動作;

圖片說明:資產發行和創造路徑

圖片來源:@zuoyeweb3

不會所有人都沉醉於 Meme,但只要有人願意參與,那麼作為一個資產類型和發射平臺就能維持基本生存,總要給人買鏈上茅臺和虛擬 $LABUBU 的地方。

從藍籌 NFT 到 Genesis NFT,從 $TRUMP 到 $PUMP,一個時代就此結束,在加密小週期內,Meme 跑了 6 個月時間,比眾多 2-3 個月的技術敘事反而要長久。

唯一留下的是 Bonding Curve 的未解之謎,我們知曉 AMM DEX 的 x*y=k,但是至今也不知道 Bonding Curve 具體參數如何得來。

一個冷知識,FriendTech 也用的是 Bonding Curve,更早之前的 2020 DeFi Summer,實際上是 AMM、訂單簿和 Bonding Curve 的三國殺,只不過 Uniswap 拿走 AMM,dYdX 拿走訂單簿,Bonding Curve 直到遇見 PumpFun 才發光發熱。

PumpFun 留下的另一個秘訣是,Bonding Curve 提升了資本效率,Meme 從來都不是單純的資產新類型,PumpFun 作為平臺的資本效率導向也是產品設計上的決勝之道。

參考 @CuntouErjiu 的算法,Pump Fun 算法是 x*y=k 的超級魔改,Bonding Curve 等式:

數量數量

其中參數值為:

​​​​​​​​​​​​​​

其他 Meme 發射平臺,可以反推和參考 PumpFun 的具體參數,但是這個公式本身如何推導出來,已經快成幣圈未解之謎了,就像 AI 大模型,開源代碼沒有意義,只有開源訓練方法和數據集才是真開源。

很可惜,至今也沒人真的反編譯出 PumpFun 的原始算式,基於此,那麼 PumpFun 提升資本(Meme)效率的護城河依然堅固,即使 Meme 不再火熱,殘存的流量依舊可以作為 $PUMP 的價值基礎。

在這一點上,PumpFun 比很多鬼鏈要可靠的多,USDT退出 Algorand/EOS 說明被遺忘的可不是 Meme。

不過必須承認,Meme 作為一個時代的代表是徹底結束了,曾經輝煌過已然不易,能夠長紅的也只有 BTC、ETH,SOL 想入局還需要歷經眾多考驗。

至少 SOL 並不受 PumpFun 認可,賺到的 SOL 全部換成 U 本位資本,EOS 可是把募集的 BTC 持有到現在,以太坊基金會賣 ETH 該屬於哪一類呢?

結語

當前熱點當屬 RWA、穩定幣, 緊盯著 PumpFun 已沒有意義,但是 PumpFun 比 FriendTech、Blur 這些單品,Meme 比 NFT、BTCFi 都會活的更好,PumpFun 的思路值得借鑑。

以終為始,Founder 必須在一開始設計好退出路徑,不是單純的上所發幣,而是要回答,在加密大舞臺中,在火爆出圈後,還能不能在臺下幕後找一個合適的位置。

可以預告下,Perp DEX 也會如此,因為我們難以發現訂單簿的鏈下撮合算法。

與之類似的,還有

1. DEX 聚合器的路由算法

2. 暗池 DEX 的交易撮合算法

3. 鏈上期權產品的流動性“引爆”算法

尤其是鏈上期權,現在也是和前 PumpFun 時代 Meme 交易難以維持的相同困境,流動性太低,DEX 常用的 LP Token 補貼模式似乎並不奏效。

多說一句,鏈上期權產品模式上也需要重新發明,要麼是 Meme 這種原創加密產品,要麼是類似永續合約的幣圈改造,也許 VIX 是個好想法?

查看原文
2.54萬
1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