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派對:Visa 和萬事達會缺席嗎?

撰文:Prathik Desai

編譯:Block unicorn

從古代中國唐朝的第一張紙幣到功能性支票系統,用了近千年時間。隨後出現了電匯,在 19 世紀加速了跨境貿易。但真正改變支付方式的,卻是一個被遺忘的錢包。

1949 年,弗蘭克·麥克納馬拉(Frank McNamara)在紐約曼哈頓的 Major『s Cabin Grill 與客戶共進晚餐時,忘了帶錢包。這件事讓他感到尷尬,但也促成了一個創舉,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一年後,他帶著世界上第一張信用卡——Diners Club Card——迴歸,這張紙板卡片最終演變為每天處理數十億交易的信用卡網絡。

不久之後,Mastercard(萬事達卡)和 Visa 從銀行聯盟和品牌重塑的混亂中脫穎而出,而這主要是出於生存的需要。

隨著美國銀行的 BankAmericard(後更名為 Visa)在 1960 年代逐漸佔據市場,其他區域性銀行擔心錯失信用卡商機。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一組銀行在 1966 年成立了 Interbank,後來更名為 Master Charge,最終成為 Mastercard,這使得它們能夠整合資源、共享基礎設施,並構建一個可擴展的競爭網絡。

這場為了保持競爭力的角逐,演變成了銀行業歷史上最成功的合作之一。支付變得更簡單,但更重要的是,它變得「無形」。刷卡或輕觸不僅僅是便利,它奠定了現代商業的基礎。

人們現在可以隨身攜帶購買力。商家獲得更快的支付。銀行獲得了新的收入來源。而中間層——信用卡網絡——成為了世界上最具價值的業務之一。

2024 年,Mastercard 和 Visa 僅從支付服務就分別創造了 170 億美元和 160 億美元的收入。數字交易量每年都在持續增長。

交易量從 2018 年的 6450 億增長到 2024 年的 1.65 萬億,增長了 2.5 倍。根據 Capgemini 的《2025 年世界支付報告》,預計到 2028 年,交易量將從 2024 年的水平增長 70%,達到 2.84 萬億。

<img src="https://upload.techflowpost....

查看原文
1.19萬
0
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除非另有說明,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該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 OKX 觀點,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請閱讀鏈接文章,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包含穩定幣、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