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 長期 L1 執行層提案全文:用 RISC-V 取代 EVM
來源:Vitalik Buterin
編譯:KarenZ,Foresight News
4 月 20 日,Vitalik Buterin 在 Ethereum Magicians 平臺提出一項關於乙太坊長期 L1 執行層的重要提案。 他建議採用 RISC-V 架構取代現有的 EVM(乙太坊虛擬機)作為編寫智慧合約的虛擬機語言,旨在從根本上提升乙太坊執行層的運行效率,突破當前主要的擴展瓶頸之一,同時大幅簡化執行層的簡潔性。
Foresight News 對該提案進行了全文編譯,旨在幫助讀者瞭解這一技術設想。 以下為提案原文的編譯內容:
本文提出了一個關於乙太坊執行層未來的激進想法,其雄心程度不亞於共識層的 Beam Chain 計劃。 該提案旨在大幅提高乙太坊執行層的效率,解決主要的擴展瓶頸之一,並顯著簡化執行層——事實上,這可能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途徑。
核心構想:用 RISC-V 取代 EVM,作為智慧合約編寫的虛擬機語言。
重要說明:
-
賬戶體系、跨合約調用、存儲等概念將完全保留。 這些抽象設計運作良好且開發者已習慣使用。 SLOAD、SSTORE、BALANCE、CALL 等操作碼將轉變為 RISC-V 系統調用。
-
在此模式下,智慧合約可用 Rust 編寫,但我預計多數開發者仍會繼續使用 Solidity(或 Vyper)編寫合約,這些語言將適配 RISC-V 作為新後端。 因為用 Rust 編寫的智慧合約實際上可讀性較差,而 Solidity 和 Vyper 更清晰易讀。 開發體驗可能幾乎不受影響,開發者甚至可能察覺不到變化。
-
舊版 EVM 合約將繼續運行,並與新版 RISC-V 合約完全雙向相容。 實現方式有幾種,本文後續將詳細探討。
Nervos CKB VM 已開創先例,其本質上就是RISC-V 實現。
為何這樣做?
短期來看,即將實施的 EIP(如區塊級訪問清單、...